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60章 靈渠-《1850再造中華》


    第(1/3)頁

    嶺南顧名思義,位于五嶺以南。五嶺連綿起伏,氣勢恢弘,將嶺南與北方中原地區(qū)隔絕開來。在先秦時期,嶺南為百越故地,與中原王朝鮮有交流。

    秦始皇滅六國之后,發(fā)兵五十余萬征伐百越。為克服五嶺地理障礙,秦始皇下令開鑿靈渠,把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溝通起來。

    靈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譽。有了靈渠,來自北方王朝的糧草士兵源源不斷地輸往嶺南。秦始皇順利征服百越,嶺南也正式進入中國版圖。

    在湘桂鐵路建成之前,靈渠作為航道樞紐,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革命軍占據(jù)廣西后,楊烜便下令修浚靈渠,使之可以通行兩百噸的貨船。未來革命軍必要發(fā)動北伐,若靈渠暢通,物資輜重就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前線。

    楊烜此次巡邊,特意來到興安縣,視察靈渠工程。

    靈渠位于廣西桂林東北的興安縣,全長約34公里,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陽江(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

    這天,楊烜在桂林市軍政委員會主任岑毓英、興安縣鄧縣長的陪同下,到靈渠現(xiàn)場勘察工程。

    岑毓英掛著“修浚靈渠總辦”的頭銜,坦誠向楊烜說道:

    “越王殿下,我雖是總辦,卻不熟悉河工,身上雜事又多。修浚靈渠這樁難事,實際上都壓在了鄧縣長的身上。鄧縣長世代皆為河工,祖上是康熙年間治河名臣靳輔的幕僚。

    “鄧縣長于治水修渠頗有心得,主持靈渠工程得心應(yīng)手。在他在,越王盡請放心,我們既能節(jié)省工價,又能提前完工。”

    楊烜聽說過鄧縣長,他曾在河道總督衙門任職。道光末年,淮河決口,鄧縣長替上鋒受過,挨了個革職的處分。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加上黃淮流域捻軍肆虐,河道衙門經(jīng)費拮據(jù),鄧縣長對官場灰心喪氣,便返回桂林老家養(yǎng)老。

    革命軍占據(jù)廣西后,以他擅長河工,特邀他擔(dān)任興安縣長,主持修浚靈渠。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山县| 丹江口市| 呼图壁县| 托克逊县| 光山县| 巩留县| 济阳县| 徐水县| 驻马店市| 镇安县| 无锡市| 崇仁县| 祁连县| 桐城市| 通城县| 寿光市| 宜城市| 电白县| 西林县| 黑水县| 乾安县| 揭东县| 香格里拉县| 金寨县| 会东县| 南部县| 安化县| 公安县| 浦东新区| 厦门市| 涟源市| 京山县| 闵行区| 同仁县| 青神县| 宝应县| 旬邑县| 陆丰市| 安国市| 龙州县|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