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番兵-《1850再造中華》
第(1/3)頁
十日后,征臺軍登陸臺灣,戰事總體較為順利,只在臺灣府城、澹水廳兩地發生了相對激烈的戰斗。
臺灣府城位于今之臺灣省臺南市,是臺灣府的府城,也是臺灣道道臺、臺灣府知府、臺灣鎮總兵的駐地。
一城駐有一道臺、一知府、一總兵,自然是臺灣清軍的防御重點。清軍在此駐扎了四千人馬,然則疲弱不堪。
臺灣鎮總兵是個旗人,不愿投降革命軍,故奮不顧身,作戰頗為勇勐。府城靠近大海,全靠炮臺防御。
革命軍派戰艦逼近府城,利用大炮轟擊城墻。又派出三千登陸兵,在府城南翼登陸。清軍在城外略作抵抗,即收縮防線,退回城內。
戰至第三天,革命軍掃清府城外圍障礙,架設云梯突入城內,攻破臺灣府城。
府城一破,總兵戰死,道臺投降,清軍頓失憑恃,群龍無首,再也不能形成有力的抵抗。
不久之后,楊國瑞率征臺軍司令部進駐府城,在此布告四方,宣布成立臺灣軍政府。
臺南的局勢迅速穩定下來,征臺軍隨即北上,掃蕩臺灣西海岸,嘉義、彰化等重鎮皆望風而降。走到澹水廳,遭遇到一股強有力的抵抗。
澹水廳初設于1723年,掌管臺灣中部以北區域。廳治本設立于臺灣中部的彰化。1756年,,澹水廳官署移至竹塹(今新竹)。自此之后,竹塹城成為北臺灣政經文化教育的中心。
澹水廳有一個名叫姓陳的大地主,坐擁土地上千頃。他仇恨革命軍,害怕革命軍沒收他的土地,糾集了兩千名團練,號稱“虎頭軍”,試圖阻擋革命軍進占澹水。
“虎頭軍”取的是“勐虎吞羊”的意思。因為革命軍為楊烜所創,楊為“羊”,虎能吃羊。
然而,姓陳的自知“虎頭軍”徒有其名,又招募了三百名“熟番”、兩百名“化番”,湊成了一支兩千五百人的隊伍。
清朝統治臺灣,將臺灣島上的原住民分為熟番、生番和化番。
所謂熟番,是指漢化程度比較高的原住民,多居住在平原地區,從事農業耕種。生番則是漢化程度比較低的原住民,多居住在山區,靠狩獵采集維持生計。化番則介于生番與熟番之間。
原住民開化程度不高,卻熟悉地形,勇武剽悍。歷史上,日本殖民臺灣五十年,高山族原住民時常起義,給日本殖民者以沉重的打擊。以霧社起義為原型的電影《賽德克.巴來》,極為形象地表現出了臺灣原住民的風采。
征臺軍從臺南至澹水廳,一路無往不勝,清軍皆望風而降。逼近澹水廳時,有人說澹水的“虎頭軍”頗具聲勢,需要多加防備。
先鋒由副團長王玉寶率領,聽聞“虎頭軍”的故事,不禁嗤之以鼻,笑道:
“老子從小就是土司兵。第一次東征戰役時,老子是新兵蛋子,連長給我佩的是長矛。老子不服,深入敵后,搶下了四桿火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淀区|
喀喇沁旗|
枣阳市|
色达县|
宜兴市|
汉源县|
石楼县|
界首市|
柳州市|
若尔盖县|
云林县|
万荣县|
桐城市|
临颍县|
平塘县|
淳化县|
金塔县|
新竹县|
景泰县|
兰溪市|
绥宁县|
紫金县|
湖北省|
新安县|
阿克陶县|
洛南县|
汝城县|
山东省|
甘南县|
和顺县|
札达县|
黄冈市|
德清县|
云和县|
青冈县|
元阳县|
上栗县|
精河县|
嘉祥县|
濮阳县|
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