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敝人非常崇敬貴國的拿破侖一世,他打敗反法同盟,頒布《拿破侖法典》,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為重建中法之法的友誼,我們愿意歸還俘虜的兩艘法國軍艦,包括艦上的火炮、官兵。 “作為交換條件,法軍不能反對革命軍在上海地區的行動,不應再擴大事端,挑起戰火。此外,為避免此種悲劇再次發生,法國軍艦不得自由停靠中國通商口岸?!? 外國兵船自由依靠通商口岸,嚴重侵犯了領土主權和國防安全。細究起來,實因滿清官員糊涂、無能,以致于釀成此種弊政。 英國人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并不奢望能在各個通商口岸停駐軍艦。 在南京條約談判時,清朝代表耆英就向英方明確提出:“和議既定,永無戰爭。所有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止可貨船來往,未便兵船游弋; “其五處之外,沿海各口,及山東、直隸、奉天、天津、臺灣諸處,非獨兵船不便往來,即貨船亦未便貿易。均宜守定疆界,以其永好?!? 英國代表璞鼎查故意淡化這個問題,聲稱英國兵船只留“數只常行往來,以為管理貨船”。 耆英在滿清貴族中向來以通曉“夷務”知名。為了早定和約,他故意回避這個問題,向朝廷建議英國在華“酌留兵船”問題,“由地方官查看夷情,相機妥辦”,把此事推給了地方官。 軍機處亦糊涂,不僅不批駁耆英,反而批準了耆英的建議。 在事后的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條款》中,便有明確規定,英國“凡有此等接待官船到中國時,中國兵船不得攔阻”。 至于英國官船是否是兵船,條約上故意含糊不清,為英國軍艦冒充“官船”開了口子。 自此之后,各國軍艦便開始引用這款條約,自由往來通商口岸。 到1844年中美簽訂《望廈條約》時,便明文規定美國軍艦可以自由??客ㄉ炭诎?,并獲得官船免稅特權。 由于滿清君臣上下的無能、糊涂,外國軍艦便逐漸取得了在中國通商口岸自由??康奶貦?。胡適先生曾經批評中國人為“差不多先生”,真正是一針見血。 歸還戰艦和戰俘是一種非常友好的表示,這使得布爾布隆的態度軟化不少。他說: “外國軍艦可以自由依靠五個通商口岸,此事明文載于條約,哪能說廢就廢?再說了,中國海岸線廣袤綿長,若不許我國軍艦停靠五口,如何補充燃煤、淡水、食物,如何修葺船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