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我們更歡迎胡先生投資制造業(yè),尤其是民用制造業(yè)。譬如,紡織、繅絲、火柴、馬車制造、造紙、制茶、制鹽、玻璃等行業(yè)。 “浙江雖是中國的富省,但與列強相比,老百姓還是太窮了,商品也太貴了。老百姓買不起布,吃不起鹽,用不起紙。 “均田免賦之后,廣大老百姓將初步解決溫飽問題。若要提高生活水平,就得投資設廠,吸收農(nóng)民進廠打工。工廠要生產(chǎn)出廉價工業(yè)品,讓老百姓消費得起。 “這需要省委大力支持,也需要胡先生這樣的商人投身民用制造業(yè)。胡先生,請你幫忙挑起這個擔子,帶領浙江商人,擦亮浙商名片。” 胡雪巖心里一喜,覺得省委志向不小,自己肩上的擔子也很重。他說道: “胡某雖然經(jīng)商多年,卻并不懂得如何辦實業(yè)。今日聽到主任、省長兩位大人指點,頓覺獲益匪淺,有了許多思路。結合浙江的省情,我們浙商要揚長避短,在民用企業(yè)上下功夫。” 黃宗漢在浙江主政多年,對浙江的情況相當熟悉,此刻便說道:“胡先生說得不錯。論重工業(yè),我們浙江比不過廣東。論民間的資本實力,浙江也比不過江蘇。 “這一次,國家決定在江蘇、上海兩地試行統(tǒng)制經(jīng)濟。浙江不在試點之內(nèi),可謂又慢了半拍。唯其如此,我們才應更加努力,在民用工商業(yè)上尋求突破。” 胡雪巖不住地點頭,卻并未接話。 王征問道:“胡先生,你投資民用工商業(yè),可有什么思路?” 胡雪巖思索片刻,說道:“我打算先投資最基本的民用工商業(yè)。所謂基本,不外乎衣、食、住、行。衣,我打算興辦兩家企業(yè),一家機器繅絲廠、一家棉紡織廠。 “浙江盛產(chǎn)絲綢,但生產(chǎn)效率很低。前兩年,洋人大肆收購生絲,帶回歐洲繅絲,做成絲綢衣服。洋人收購生絲價格低、絲綢制品價格高,攫取了大量利潤。 “我一直想與洋人爭利,聯(lián)合大小絲行,試圖抬高生絲價格,卻一直不得其法。有了省委的支持,我就能引進機器,辦成機器繅絲廠。 “當然,普通老百姓買不起絲綢衣服,我打算辦一家棉紡織廠,生產(chǎn)機制棉布。江浙兩地種植棉花很多,足以為紡織廠提供原材料。 “食,我打算興辦一家貿(mào)易商行,從南洋進口稻米,從東北采購大豆。可以預料的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對食用油需求提升。我打算再辦一家制油廠,壓榨大豆油。 “住,我打算辦一家水泥廠。浙江金屬礦產(chǎn)匱乏,卻有很多石灰資源,方便生產(chǎn)水泥。水泥不便運輸,只能就地生產(chǎn)。 “我聽說,水泥堅固耐用,適合用途建筑材料,在廣東應用很廣。上海推進大上海計劃,南京營建新首都,都開始大量應用水泥。 “我們浙江在省委的領導下,也將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將興建許多建筑。有錢人建房子,也不再會花大價錢購買巨木,可以使用更為堅固、更為廉價的水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