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河仙鎮-《1850再造中華》
第(2/3)頁
廣南國與西山朝爭奪天下時,河仙鎮出力甚大。阮氏亦投桃報李,對河仙鎮鄚氏相當籠絡。河仙鎮升格為“總鎮”,相當于省級行政區劃。鄚玖的兒子鄚天錫則被封為“河仙鎮總兵、大都督”。
河仙鎮保留有自己的軍隊,有自己的貨幣,有自己的船隊,宛如國中之國。當地的華人自稱明鄉社,歐洲人剛把河仙鎮稱為港口國。
除了鄚氏之外,還有許多華人移民,來到中南半島闖蕩。譬如,楊彥迪、陳上川率領的明朝遺民。
楊彥迪、陳上川原為鄭成功部下,與清朝作戰失敗,復明無望,遂帶領隨從及親眷三千多人,乘船五十余艘,向南投奔越南。
越南阮朝將楊彥迪、陳上川等人安置在柬埔寨的東浦地區,利用他們開發東浦之地,為越南所用。
可以說,當今東南亞很多地區,都是由華人開拓出來的。特別是明末清初,大量華人進入東南亞。
這些華人移民中,不乏像莫玖、楊彥迪、陳上川這樣的佼佼者。但更多的華人移民,猶如亂世浮萍,隨風飄搖,命運多舛。
作為外來者,華人移民與土著居民有著天然的利益沖突。華人吃苦耐勞,重視教育,用不了幾代就會控制當地的經濟。
然而,華人在南洋自始至終都缺乏強勢的武裝,托庇于周邊政權,又不可避免地卷入列國戰亂。
譬如,乾隆年間,暹羅內亂,緬甸趁機侵略暹羅,圍困暹羅首都。緬軍破城后大肆殺戮,暹羅國王、大王子被緬甸擄走,二王子投奔河仙鎮。
乾隆帝支持暹羅,派兵攻打緬甸。河仙鎮則充當了清朝耳目,不斷向清朝、暹羅提供情報。
祖籍廣東潮州、移民暹羅的華人鄭信,則利用富商父親的人脈,吸收暹羅境內的“潮州商幫”的財力,擴充軍力,屢破緬甸駐軍。
最終,鄭信驅逐緬甸,統一暹羅,創立了吞武里王朝。
滿清視南洋華人為天朝棄民,乾隆帝亦視鄭信為篡逆,拒絕冊封鄭信為暹羅國王。越南與暹羅是世仇,自然也不樂意見到鄭信坐大。
河仙鎮夾在中間,則充當了乾隆帝、廣南國的打手,與鄭信兩度開戰。華人在中南半島的兩大割據政權,本該抱團取暖,卻兵戎相見、自相殘殺。
最終,河仙鎮只是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力量弱小,元氣大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德令哈市|
永平县|
台北县|
郓城县|
光山县|
江源县|
泾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庆安县|
汉阴县|
山阴县|
清丰县|
普格县|
汉沽区|
蒙阴县|
易门县|
邯郸市|
玉龙|
隆林|
河曲县|
固镇县|
平湖市|
宜阳县|
大竹县|
景东|
石泉县|
永寿县|
左贡县|
长武县|
荔浦县|
桂阳县|
商水县|
南投市|
措美县|
定陶县|
娱乐|
贵州省|
绥滨县|
交城县|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