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經典和學問-《道門法則》
第(3/3)頁
有了道門,讓人們入了這個組織,那就得拿出些甜頭來不是?張天師便在《想爾注》中借老人家的話,闡述了長生之法,也就是修道之法,這是道門傳承衣缽的最重要方式??哨w然卻覺得,《道德真經》是講述對道的本源追溯的,強行將其與長生之法掛鉤,會顯得很是別扭。
舉個例子,老人家已經說過了,道是虛無,沒有好壞之分,沒有善惡之念。可張天師注釋說,“道設生而賞善,設死以威惡”,又說“仙士畏死,信道守誠,故與生合也”,那么趙然不禁要問,既有賞罰之舉,必有好惡之分,這不是說天道是有思想的么?與老人家所云,不是矛盾了么?因此,趙然的理解是,《道德真經》是理解天道的著述,或許修行到了至深處,能夠從中悟出飛升的法門,但那屬于最高等級的范疇,絕不是一般修道人士可以參研的。
除了長生之法外,張天師還講述了普通世人應該怎么做。有資質根骨和天賦才干參與修道的人畢竟是少數,剩下的大多數人怎么辦?張天師繼續借著對老人家話語的解釋,闡發了世俗統制的規則,君王應該怎么做,臣吏應該怎么做,百姓應該怎么做。即“治國之君務修德,忠臣輔佑在行道,道普德溢,太平至矣,吏民懷慕,則易治矣!”
由此,道門確立了世俗王庭的運行規則,并以十方叢林而督之,以四方天地為貢,助有道者飛升。
趙然不憚以最大惡意揣想,也許就現世道門而言,《道德真經》并非是最重要的經典,真正的核心典籍,應當是《想爾注》才對。就他的眼光來看,張天師對老人家的注釋,是純宗教的,正是因為把世人的理解全都從宗教的角度統一了起來,才有了道門的存在。
好吧,胡思亂想歸胡思亂想,趙然已經深入道門,就必須融入這套思想體系之中,哪怕內心深處再不以為然,表面文章也得好好作下去,就當是在讀這一世的考題和標準答案罷。
從《想爾注》讀起,趙然終于開始入了門徑。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亭县|
隆德县|
莱阳市|
农安县|
会宁县|
江油市|
仙游县|
辉南县|
裕民县|
金溪县|
裕民县|
颍上县|
和平区|
定南县|
绥江县|
龙口市|
孟州市|
衡阳县|
孝感市|
沙坪坝区|
斗六市|
隆化县|
美姑县|
西充县|
昆山市|
克拉玛依市|
卓资县|
鄂温|
裕民县|
江陵县|
萨嘎县|
汕头市|
恭城|
揭阳市|
汝州市|
鄂尔多斯市|
北安市|
遵义县|
化德县|
津市市|
南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