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吃肉-《大遂寧》
第(1/3)頁
宣國十二年七月十二四,陰雨綿綿。
這一年的宣國夏日,似乎雨水比往年多些。
也就在這一天,牢房里釋放了許俊,聶老爺因指使家奴殺人未遂,判坐監(jiān)一年半,白二、白四兩個同伙,判坐監(jiān)一年四個月,杖責(zé)四十。
月娘跟八喜的尸首,是許俊幫著收斂的,就埋在城西一處墳地里,挖了一個大穴,買了兩口棺材,將兩口棺材放入一個大穴里,又買了香燭紙貨燒化了,算是全了他們母子之間的緣分。
八喜也算謀了個好下場,至少沒有像別的孤苦太監(jiān)那樣,死后被扔進(jìn)亂葬崗或跟一幫太監(jiān)埋在一起。
常公公并不像八喜說的那樣被燒掉,而是按照皇帝的意思,由禮部張羅著,埋入宮中太監(jiān)所在的陵園。
常公公出殯那一天,棺木森森,紙人紙馬素白生動,紙錢扔得像冬天的雪片子似的,抬棺的人沉默不言,只聽見祭奠的人發(fā)出低低的哀嚎聲。
吹嗩吶的人揚著脖子臉憋得通紅,一曲嗩吶吹得人幾乎滴下淚來,擊鼓的人手臂粗壯,四人抬的大鼓響起來,聲音震得地都發(fā)抖。
祭奠的人燒的黃紙在半空中飄飛,熱騰騰的星火許久不滅,一行人或是白袍或是白帽,遠(yuǎn)遠(yuǎn)望著,像是一夜白頭。
棺木是從青城最繁華的寶隆街抬出去的,沿著永安河走,過一座拱橋,又穿過兩三條橫著的長街,過了城門,再走三四里才到陵園。
青城幾乎半數(shù)的人都出動了,大人背著手,小孩子踮著腳,或是騎在大人脖子里由大人馱著,茶樓里的人忘了喝茶,也涌到了街上,飯館里的人皆上到二樓,坐在窗邊側(cè)著身子張望。
平日里最為熱鬧的天橋,這一日也冷清的不得了,那些舞娘或是耍蛇人,紛紛歇業(yè),擠到人群里看著聲勢浩大的送葬隊伍。
這些年來,除了王爺之流,那些官僚死了,未必有這樣的場面。
青城雖是天子腳下,可皇上親兄弟不多,王侯將相們又活得久,這樣的喪事,真是幾十年難見的。
大伙議論的就多些。
“皇上還是最疼常公公,活著的時候,賜給他一處宅院,比四品官的府邸都大呢。他死了,又弄得這樣的聲勢,那棺木便要不少錢。”
“人活到常公公這份兒,也算是沒白活,咱們的皇帝,算是個仁君了。”
“誰說不是呢。”一個老者撫著胡子道:“宣國且不算,便是往前說,歷朝歷代,哪有對太監(jiān)這么好的呢,可惜常公公福薄哎,養(yǎng)虎為患,竟養(yǎng)了一個白眼狼,好吃好喝的待他,最后卻被他給殺了。”
送走了常公公,相遂寧去了一趟流云坊。
童四月邀請她去看最新的料子,說是秋天快來了,蜀錦上了新,剛從南部運來了兩匹料子做秋冬衣裳,因料子少,要做秋冬衣裳的貴女又多,所以提前跟相遂寧打了招呼。
那蜀錦料子的確是極好的,往年都是貢品,它用熟絲線織成,用經(jīng)線起花,四方連續(xù),色彩鮮艷,做成的衣裳又舒適,又出彩,在暗色的秋冬天里,是一抹極亮眼的存在。
做人呢,就是要對自己好一些。
蜀錦料子貴重,做一件衣裳,要八兩銀子之多。
沒事,有錢。
自從皇上惦記上她,悄摸的把相大英叫過去好幾趟了,說了什么相遂寧無從知曉,但肯定是幫著她說話的,因為從宮里回來以后,相大英將她每個月的零用錢漲了幾番,以前一個月能領(lǐng)到一兩不錯了,現(xiàn)在一個月五兩銀子,還不算買胭脂水粉的錢。
皇上英明,宮里寶貝也多,他賞人也大方,就這個七月,已經(jīng)賞了相遂寧兩回了,一次是一支八寶銀簪子,一次是一對做工精致的金盤扣。雖東西不大貴重,可好在宮里東西工藝都極好的,十分亮眼。
走出流云坊相遂寧才想起皇上送的八寶銀簪子來,此時正插在她腦殼上呢,于是取下來遞給童四月,那銀簪子上頭還鑲嵌著紅寶石,紅寶石璀璨又溫潤,這簪子,少說得十兩銀子。
童四月無論如何不肯收。
“你我之間計較那么清楚干什么。”相遂寧親手將八寶銀簪子插入童四月的發(fā)間,真耀眼,真奪目,真好看。
相遂寧的錢袋里,還有四五兩銀子,每日有銀子傍身的感覺真好,再不用摳搜的了。
以前看見首飾鋪子里的胭脂水粉,或是看到飯館里的大魚大肉,只能隔著門咽口水。
現(xiàn)在不怕了,有銀子,就硬氣,現(xiàn)在能走進(jìn)去咽口水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山县|
阳谷县|
怀仁县|
贵州省|
横山县|
彭阳县|
融水|
延川县|
河津市|
宁武县|
平山县|
庆安县|
梁平县|
洛阳市|
通化市|
庄河市|
黎平县|
明光市|
广河县|
阜平县|
三门县|
德阳市|
安庆市|
永寿县|
沂源县|
松潘县|
庆阳市|
马关县|
江口县|
通许县|
平潭县|
山西省|
深州市|
佛山市|
班玛县|
改则县|
雅江县|
绍兴县|
鄯善县|
德昌县|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