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巴爾岑得到的就是在這樣的許諾,令人苦笑。 “他們確實表揚咱們了,烤羊肉,這樣的犒勞也不錯。”巴爾岑放下電臺員的筆記本。 回來報信的那個班已經(jīng)被安排休息,至此巴爾岑也心滿意足的睡覺去了,知道清晨的晨號呼喚所有人起床。 新的一天開始了!隨之而來的正是大規(guī)模的“拆遷”。在吃罷了早餐,廣大的民兵拎著大錘開始了“砸墻行動”。 什么樣的建筑里有鋼筋,這非常好辨別。這些民兵戴著鋼盔防止被跌落的瓦礫砸傷腦袋,他們中的不少人在工作一陣子后就覺得燥熱難耐,紛紛把大衣都脫了。 巴爾岑很擔(dān)憂這群瘋狂的家伙,隨手抓起一個人,問道:“你現(xiàn)在只穿著毛衣,就不怕生病?” 而民兵的解釋說的很有道理:“以前沒有打仗的時候,我總是扛著斧頭去森林伐木,即使是寒冷的冬季,我也常常光膀子砍伐。” 他都這么說來,還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巴爾岑搖搖頭,人和人當(dāng)然不一樣,他將自己的軍大衣裹緊,下一步直奔那兩個排的北部宿營地。 巴爾岑平安抵達之前的德軍營地,在這里他看到了令人振奮的東西。彈藥、大量廢銅爛鐵,還有一些敵人遺留下來做帳篷用的帆布。 尤其是這些廢棄的火炮,比起城北的戰(zhàn)場,這些大炮可能還有價值。 他旋即問道自己的排長:“我們有沒有辦法把這些火炮拉回去,看起來有些還能用。“ 巴爾岑得到的自然是否定的答復(fù):“這些火炮顯然已經(jīng)被破壞過,應(yīng)該是我們之前的羅沙科夫的部隊。一些火炮看起來是完好的,實際上其炮膛內(nèi)部已經(jīng)損毀。若如繼續(xù)發(fā)射炮彈,就像那一門。”排長指著一門損毀的:“它是殉爆的,而且肯定炸死了很多敵人。現(xiàn)在它還有一點點好處,就是殘骸我們還能回爐。” 關(guān)于火炮,精華之處就是炮膛和炮管。德軍的這些火炮,尤其以88炮為例,它自重有一噸,但是造一門卻要耗費八噸鋼材。問題就在于核心部分的制造工藝要求極高,這些退管結(jié)構(gòu)的炮,只有外部的零件是一般鋼材。 如若把這些火炮搬走,只有靠馬拉,并且一定非常費勁。費勁就費勁吧,向南前進,避開森林,那就是一片坦途。 巴爾岑下定決心,火炮是不能用了,把它們拉回鐵匠村,就讓工匠們將其大卸八塊回爐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