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正是如此,里固施科夫膽子大起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能迅速的搞定關鍵的拼裝。 “就是現(xiàn)在!裝備工,給我上!我們就在半空中作業(yè)!” 之所以挖掘那些大坑,是考慮到吊車不能完全將悶罐抬離地面,工人們早已做好麻煩裝備的心理準備。 現(xiàn)在一個巨大的機會擺在面前,悶罐被直接吊在支架面前,支架與悶罐間的各種預制空洞已經(jīng)相互對應,裝備工作簡單到只要把螺釘塞進去就可以了! 早晨七點多工人們開始行動,僅僅到了九點半,最大悶罐的裝配就完結了。 這個大罐子如同一棵巨大的杏鮑菇長在地面,只是它通體漆黑。 楊明志壓制著內(nèi)心的激動,原本自己覺得把零件拼裝成巨大的設備需要好幾天功夫。薩林奇金要開一次關鍵的擴大會議,搞不好還會因為自己的事耽擱時間。 悶罐如此安裝完畢,壯觀的矗立于此。少了這個最大麻煩,其他的管道、閥門,以及一些小型悶罐的組裝,今日就可完工!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那是因為建造城市的材料不是預先準備好的!未來,各種建材商人已經(jīng)把關鍵材料準備好,所以才有了未來中國十五天蓋好一座高樓的建筑奇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種奇跡逐漸成了司空見慣的事。即便是三十多層的住宅樓,工期也能壓縮在一年,這在這個時代則是難以想象的。 所以,今日的化肥廠主要設備必然能組裝完畢,剩下的工作恐怕就是用準備好的燒磚,以及已經(jīng)緊張攪拌的水泥,將地基加固就可以了。 熔煉設備的材料有些就是敵人拋棄的裝甲車,它們自帶金屬鉻,使得這些悶罐和管道自帶了一些防銹供能。 指望著鐵鉻合金防銹太勉強,化肥廠還需要有一個廠房,更需要和兵工廠一樣的除煙構造。這些問題還需要解決,不過就算不蓋廠房,不把廢棄引到水里凈化,工廠依舊可以生產(chǎn)。 此情此景,楊明志甚至樂觀的暢想:“也許明天后天,化肥就能出產(chǎn)!”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