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里固施科夫還是說明了自己的奇葩辦法——將薄鐵片直接釘在木制木軌上! “我們使用原始的方法建造這段鐵路,使用二百年前的礦山軌道技術!這種鐵皮包木頭的方式,也是非常容易制造的,其成本更是低廉!” 這個辦法很是新穎,問題也隨之即來。 “這個辦法也確實只能用于過去礦山開采,我們就用這辦法造鐵路?即便是造好了這種鐵軌的承重能力如何?”卡維茨基的疑問也是眾人的疑問。 里固施科夫做出的解釋,木材就用森林中常見的橡木。木軌釘上鐵皮,鋼鐵消耗也不會很大。“我們的庫存金屬還有很多,霍姆尼奇戰場的土地上到處是金屬塊,城市廢墟還遺存一些鋼筋,金屬即便損耗不少,我們還是有辦法獲得更多……” 這類說法自然得到了霍姆尼奇兵站代表的大力認同。 楊明志斜了那幾位代表一眼,那處無線電中繼站變更為兵站、補給站。為了顯示其重要性,兵站代表支持里固施科夫也就理所當然。 卡維茨基不是搞工業的,既然這位聲稱橡木擔綱軌道和枕木,那就姑且相信吧。只是這位兵工廠廠長僅僅是解決了軌道問題,最關鍵的火車怎么辦? 望著眾多代表好奇的眼神,尤其是幾位長官的眼神,薩林奇金解釋道:“同志們!你們還記得去年空降時摔壞的那輛坦克嗎?雖然坦克摔壞了,其發動機修理一下能夠繼續使用。好消息是,那臺汽油發動機已經修理完畢!” 楊明志眼前一亮,那臺摔壞的BT坦克還能變成火車頭? 里固施科夫的意思,正是將坦克發動機作為動力核心。既然這發動機能驅使著近十噸重的BT快速坦克,在曠野里以三十公里的高速飆車,其十足的動力可見一斑。可喜的是,這發動機的總重量并不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