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20章 在雨中準備著(一)-《我的偉大的衛(wèi)國戰(zhàn)爭》


    第(1/3)頁

    像是達瑪拉這樣的女工,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一天能獲得高達十張兌換券,即十公斤土豆。對于她和年幼的兒子而言,如此份量的食物是根本吃不完的!

    而工廠干部,其糧食配給也不過是穩(wěn)定在每天三公斤土豆上。這些基層干部是絲毫不敢克扣兌換券,這種看似輕微的貪腐行為,工人有權向內(nèi)務部舉報,一經(jīng)查實即槍決。

    他們不敢鋌而走險,如果想得到更好的伙食,還不如想辦法讓工人們加速生產(chǎn)有效果,他們也能得到提成。

    達瑪拉這樣的女工自然成為紡織作坊的中流砥柱,她得到了大量糧食令人嫉妒,逼得其他女工也不得不加速。

    羊毛紡織的工作已經(jīng)結束,鐵匠村的多個紡織作坊,正利用戰(zhàn)斗間隔期,加緊修善被服。軍人的軍裝破損了,送到這里打上補丁,其數(shù)量之大逼得女工不得不加班。

    同時,在歷次戰(zhàn)斗中,軍人都會從敵軍尸體上拿走衣服,甚至已經(jīng)是破布了。

    德軍士兵的衣服經(jīng)過漂洗后,拆掉上面所有的德國、納粹的標致,就能發(fā)放下來。這些衣服首先要滿足軍隊需要,其次才是平民。不過,當空投下來大量衣物后,這些翻新和打了補丁的衣服,軍人就逐漸看不上了。再加上這畢竟是“死人的衣服”,士兵普遍不情愿沾染這晦氣。

    平民則沒有那么多顧慮,有足夠整潔的衣服總比破衣爛衫強!

    在鐵匠村這片巨大定居點內(nèi),手工作坊吸收的工人階級并不多。這里有三萬多軍民,純粹的民兵和農(nóng)民有近兩萬人,他們才是鐵匠村的生產(chǎn)中堅!

    民兵營,一部分已經(jīng)完成了正規(guī)軍改造,一部分還是標準的民兵。戰(zhàn)時他們是士兵,休戰(zhàn)時則是農(nóng)民,他們亦有屬于的生產(chǎn)小組。

    降雨導致河水暴漲,各集體農(nóng)莊也掀起了捕魚浪潮。畢竟捕撈到的漁獲不是強制性征用后再分配的,按照規(guī)定各生產(chǎn)小組只像交稅一般,按照收獲比例上繳漁獲,剩下的部分則自行處理。

    實際上,他們是否按照規(guī)定的比例上交鮮魚,這難以保證,基層懶得檢舉,集體農(nóng)莊蘇維埃在這方面也沒工夫去追究,這種“偷稅”行為始終存在。因市蘇維埃乃至軍隊對此始終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彼此之間就保留這份默契。

    畢竟從營養(yǎng)學來說,土豆缺乏幾種人類必不可少的氨基酸,這種缺口需由其他來源填補,比如鮮魚和蘑菇。

    魚和蘑菇不會強制征收,上繳多少也全指望村民的覺悟,不過軍隊還是得到了來自村民的大量蘑菇和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阴市| 二连浩特市| 丹江口市| 六盘水市| 措美县| 广东省| 瑞安市| 富阳市| 邢台县| 鲁甸县| 茂名市| 潜江市| 嘉定区| 杨浦区| 萨嘎县| 方城县| 嘉黎县| 兰考县| 新河县| 滕州市| 惠来县| 文安县| 中牟县| 子洲县| 兴隆县| 仙游县| 宣威市| 康乐县| 宝应县| 独山县| 太白县| 托克逊县| 桐城市| 绥宁县| 贵州省| 南郑县| 从江县| 株洲市| 长沙市| 卢氏县|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