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明志在一幫看著戰(zhàn)士們搭建兩個發(fā)射架,他額外命令道:“你們把發(fā)射仰角固定在63度,方向南偏東33度。完成調試和,立刻裝填一條鯰魚!” 至少比起大口徑的榴彈炮那磨蹭的陣位布置,這火箭炮的發(fā)射架布置真是快極了。 僅僅十分鐘多一些,一枚火箭炮已經(jīng)裝填在了發(fā)射架上。 在四月底的作戰(zhàn),傘兵旅的戰(zhàn)士使用了這種火箭炮,并有了豐富的心得。他們將自己的心得教授了其他部隊,拉夫連季和他的部下們不僅僅看過這心得,也在訓練場實際試射過,因而這些戰(zhàn)士絕對初次使用。 兩個發(fā)射架駕駛完畢,楊明志有親自拿著指南針,由對發(fā)射架進行了微調,如此才確定瞄準了斯拉夫季奇。 但是他還是有些擔心,干擾火箭炮精確性的緣由有三個,氣動性能、燃料量和地圖繪制精度。這種量產型的火箭炮不能保證每一個都裝藥得當,每一發(fā)重量也有些差異,這種微小差異在過長是飛行中就會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最關鍵的還是地圖問題,假設戰(zhàn)前蘇聯(lián)的地質勘探人員繪圖精度差,自己的彈道計算就將是錯的,火箭炮打出去沒人知道會炸到那里。 無論如何,退路已經(jīng)沒有了,楊明志只能硬著頭皮上。但戰(zhàn)士們不懂他們司令的這層顧慮,一個個盯著發(fā)射架上的鐵疙瘩,談笑著這東西能把德國人炸成青煙。 楊明志將躍躍欲試的拉夫連季叫到身邊,掐腰說道:“現(xiàn)在你都看到了,我們馬上要對斯拉夫季奇進行火力打擊。” “是的,長官!這也是我們第一次以這樣的炮火支援前線部隊吧!” “沒錯!目標只是一座小城市,幾炮下去城市要被炸毀一半!我沒時間和敵人去打巷戰(zhàn),這次就讓他們嘗嘗我們的最新科技成果吧!只要城市被大部分摧毀,偵察營的困局也就蕩然無存,我們在太陽落山前就能完成預定任務!” 說著,楊明志立刻下令:“拉夫連季,你的人準備好十枚火箭炮,我們第一輪打擊就出動這么多。剩下的二十枚,也給我做好準備!”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