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榮譽,這是亨得利森非常看重的。受此影響他的部下也頗為重視名節。 在占領區,大量的德軍部隊因無可避免的軍紀墮落,他們主動的襲擊被定義和“和平居民”的當地人,搶劫、殺人甚至是和當地婦女有染,大部分軍官根本難以控制,甚至有些軍官在縱容。 而亨得利森對軍紀頗為看重,他追求一個穩定的占領區,對于部下的約束也很嚴厲。就好比這次敵人轟炸的突發事件,他勒令士兵嚴守所有進出城市路口,射殺外逃的市民,但絕對無意在城市內大開殺戒。 他管得了德國人,對那些瘋狂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的約束、那些所謂的友軍最多就聽一半。 亨得利森很清楚,自己的這群友軍都穿著德軍制服,主要的區分就在于其臂章是黃藍兩色的。他們的行為是在給德軍昭和,待事件平定后,恐怕這座城市的市民對德軍只有單純的恐懼了! 他聲嘶力竭的對著電話吼道:“格里芬,我命令你,帶著全團官兵立刻去阻止警察團的暴行!如果有人拒絕停火,你們就將其當做敵人,直接射殺!” “遵命!只是……只是師長,如果我們向他們射擊,遭到反擊可怎么辦?” “你是笨蛋嗎?難道你的裝甲車的裝甲是紙做的?如果他們膽敢反擊,你的裝甲車就進行掃射。一切后果都由我負責,你唯一的任務,就是平息負責區域的混亂!” 亨得利森估摸著今日烏克蘭人警察團的行為也并非毫無理由,他們的一個營全軍覆沒,也得知了羅馬尼亞師大敗虧輸的事實。這些人都是狂熱的烏克蘭人,他們是自愿加入軍隊,其本性都能歸類到“好戰分子”中去。 亨得利森的命令面相他的部隊,當德軍正式介入后,警察團的殺戮也迅速的平息。畢竟這些烏克蘭人再殺紅眼,不會犯傻去向德軍開火,尤其是見到那些半履帶裝甲車后明顯在向其威懾后,殺戮迅速終結。 這場騷亂從遭到轟擊開始,當它基本終結時已經是下午兩點了。 如果只是轟擊,其造成的損失還是有限的。關鍵正是警察團的這次愚蠢的助攻,他們不是給德軍助攻,而是四十公里外的楊明志。 另一方面,帶著差點被吊死的戰友,藏匿在逃亡人群中的反抗組織成員們,當他們發現出城的道路不但被封鎖,德國人還直接射殺平民時,為首的隊長帶領所有成員又折返城內,逃到城外已經不可能,當務之急就是逃入其他的據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