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前線的八千人作戰(zhàn)時,后方的游擊共和國數(shù)萬居民也在拼命生產,那些被調動的民夫可不僅僅是搬運物資和傷員那么簡單。僅用幾天的功夫,一條從米西渡口并入霍姆尼奇-諾夫戈梅利的“公路”就完成了。 道路非常曲折,它繞開了大量泥塘,在泥濘之處,民夫投入大量原木,愣是鋪了看似靠譜的路面,至少在卡維茨基看來,這條路跑卡車絕不會有陷入泥漿的風險。 好歹這是一條路,它就算很曲折士兵不得不多走些距離,能完美的避開泥濘,大家已經完全滿足。 楊明志的回家之旅可是和基層士兵大有不同,他享受著吉普車的特別照顧,只是這一次開車者成了伊戈爾。他就坐在副駕駛,后排坐著楊桃、娜塔莎兩個姑娘,大家唱著歌直奔鐵匠村而去。他的那一眾衛(wèi)兵,在站在緊隨其后的卡車之上。 5月23日,對于游擊共和國必然是值得慶祝的一天,前線得勝歸來的勇士們,他們將排著整齊的隊列歸來,就像以往的回家一樣,他們必定要經過鐵匠村最大的居民區(qū),必定要來一次“鬧市巡游”。 這場勝利固然是軍人的勝利,其勝利也跟后方軍民的大力支持脫不了干系。游擊共和國從一開始便是軍民一體,他們紛紛被組織起來,聚集在進入鐵匠村的那條大路兩側,夾道歡迎凱旋的部隊。 孩子們在學校的組織下,去野地了采了大量不知名的小花并做成花束。他們也都佩戴著紅領巾,排好了隊,在其老師的帶領下站在了村口的哨卡邊。沿著哨卡延伸,更多的村民站在了路的兩側,并一直延伸到軍營。 這一切自然是薩林奇金、柳得巴廖夫等人組織的,不過他們也萬萬沒想到,群眾的熱情非常高漲!他們不僅是在大清早就開始在路上聚集,手中也拿著大量的糧食——煮熟的土豆。 這些都是他們省下來的糧食,他們不舍得吃,卻樂意分給打勝仗歸來的戰(zhàn)士。軍隊,是如此的為人民愛戴! 人民有如此高的思想覺悟,對于未來,薩林奇金也充滿了希望。 這個別列科夫還真的如同以前的那些報告上描述的,是一位軍事專家,也是一名發(fā)明家。這種人物就不應該待在沼澤地,他應該去莫斯科的國家科學院,去古比雪夫的兵工廠。 針對切爾尼戈夫的火箭炮襲擊的意義遠大于取得的殺傷,這已經證明了蘇軍有能力研制出射程四十公里的高度精確的火箭炮。薩林奇金渴望更大的權力,渴望更大的作為,當前他手里就有一份足矣改變自己命運的東西——飛魚火箭炮的全部設計圖紙。 不管怎么說蘇聯(lián)也是工業(yè)強國,固然別列科夫是出于什么戰(zhàn)友情要堅決留在這里,武器的圖紙可以送出去吧。只要蘇聯(lián)的兵工廠大規(guī)模的量產飛魚火箭炮,衛(wèi)國戰(zhàn)爭的戰(zhàn)局必然要發(fā)生巨變。 “別列科夫,你還真是我的福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