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吃過了簡單的中午飯,精力充沛的楊明志,干脆決定到鐵匠村東北部的第聶伯河河畔,去那里的臨時物資集散地一探究竟! 馬車晃晃悠悠的走在滿是泥土的松軟道路,這種路況也就吉普車能狂飆。 繳獲自德國的“桶車”越野能力不錯,楊明志親自駕車,甩著大量的泥巴,快速的抵達了目標。 TB3轟炸機,楊明志從未零距離的觸及它們,即便這些飛機已經化作了一堆零件,就好似折翼的蜻蜓,凄慘的躺在河畔的爛泥中。 飛機之大令他震驚,也令他惋惜。這飛機翼展巨大,發動機動力不錯,改造之后更是能化身為攜帶五噸載重的超級轟炸機!可惜,就是太脆皮了! 楊明志無暇顧及那些被堆成金字塔的彈藥箱,他責令泰普諾夫,領著自己進入淤泥,親自看看這些立下赫赫戰功、現在卻化作殘骸的英雄轟炸機! 現在,針對機艙內彈藥的搬運還在緩慢的進行著,楊明志注意到這些戰士們排成了橫隊,他們就像是工業流水線上的一份子,組成著“人肉流水線”搬運物資。這些身體健壯的戰士,或許是因為工作時間太久,亦或者是彈藥箱太沉重,明明已經吃過午飯了,還是顯露一絲疲態。 楊明志不顧皮靴上的泥巴,奮力的走過被新砍伐的小樹鋪就的臨時道路,走到了飛機殘骸身邊。 “這就是我們的轟炸機,外殼看起來是鋁合金,這些金屬對我們非常有用。” 泰普諾夫趕緊回應道:“的確,我們非常缺乏金屬。這些彈藥數量太少,也就裝備一支兩千余人的隊伍。比如說,我們傘兵旅。如若要長久的保持戰斗力,我們需要大量彈藥,而自造彈藥就需要大量金屬吶。” “當然!”他說的都是些老生常談的廢話,楊明志沒有多在意,他稍稍注意到了這位老戰士的言外之詞。他是在拿話敲打,即這些優質的彈藥該怎么分配! 楊明志繼續道:“這些彈藥的確不多,我來之前已經和執行這次援助任務的少校談過了。一架滿載子彈的飛機穿越火線時被德軍擊落,我們損失了一些彈藥。當前,大概還有五十萬發子彈。你們傘兵旅承擔了這次的彈藥收集工作,你們的功勞苦勞我會仔細考慮。現在,我得先去機艙里看看!” 看來,自己的話司令已經非常理解了,他明面上含糊其辭,想必之后的物資分配,自己的傘兵旅將分的最大的蛋糕。泰普諾夫就如此認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