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刻,泰普諾夫有著諸多的問題,尤其雷切夫從那個游擊小隊長嘴里得知的一些情報,一番推敲后,泰普諾夫意識到,這里面還有著大文章。 例如,他們是如何盜取敵人的軍火庫,搞到一些炸藥?他們既然能投炸藥,想必偷軍糧也沒問題。 他們不可能大搖大擺的從橋上走過去,估計還是渡過第聶伯河,到了河對岸后滲透進城的。 泰普諾夫詢問:“你們似乎也不是純粹的被動挨打,你們炸毀了敵人的火車,你們的炸藥從何而來。據(jù)我所知,那是偷敵人軍火庫所得。” 伊萬斯基謹慎回應:“的確是偷敵人的。我們制造了一些木筏,一般是作為捕魚的工具,我們也嘗試渡河去偷糧食。我們發(fā)現(xiàn)敵人的糧食倉庫和彈藥庫都放在了地下室,我們只偷到一些炸藥,糧食的一點也沒有。這次行動,我們還有五人犧牲。” “他們的糧倉和彈藥庫都是地下,真是始料未及。”泰普諾夫情緒激動起來,“快說,你們何時去偷的,敵人的糧食和軍火大概有多少?” 伊萬斯基僅能估測,他推測糧食夠所有敵人吃上一周。因為深入過敵人的彈藥庫,他知曉敵人并沒有什么重武器,“我獲悉,敵人具備一些大口徑的迫擊炮,有三門或四門的樣子。其余的,大部分是子彈和手榴彈,還有一些炸藥包。敵人的武裝能力并不強,你們一定能輕易打敗他們!” “當然,不僅僅是解放洛耶夫,還要盡可能的消滅敵人援軍。”泰普諾夫嘟囔幾句,就吩咐人將老者的重要情報記錄。 終歸這些人都被部隊控制起來,他們苦大仇深,其中絕不會有叛徒。因此泰普諾夫就將自己的計劃,簡要的向這老者說明。 他言簡意賅,總結(jié)一句話就是:埋伏此地,敵人乍現(xiàn)后,大舉渡河進攻。 “我們對這一帶的水文一無所知,想必敵人也不慎了解。我們將在此埋伏至少兩千精銳,要做到能迅速渡河抵達河右岸的能力。你現(xiàn)在的木筏有多少,可以承載多少人?這一帶的第聶伯河平均水深如何,可有淺灘?可否淌水過去。” 為此,伊萬斯基一一作了匯報。 這支游擊隊擁有的木筏僅有五個,材料為紅松。松樹富含松脂,它更容易漂浮,再者樹干非常筆直,比起樺樹櫸樹,松樹實在是木筏的好材料。 他們不僅用紅松制造木筏,搭建房屋的材料也主要是這個。考慮到實際需求,游擊隊就制造了九個筏子,每一個都不大。 伊萬斯基有些擔憂的說:“一個筏子最多承載五個人,我看到您的部隊負重很大,也許筏子就只能承載兩三個人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