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9章 石油困境-《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
第(2/3)頁
似乎一切都是這么簡單,不過是換成更廉價的材料,使得成本暴跌之后,規劃化的溫室農業生產不再是個夢?!
楊明志先是比李森科的話嚇到,接著淡定的說:“既然您覺得建成一公頃面積的溫室立刻投產,為什么不建造更大的呢?您一定非常信任我,既然如此,您完全有權力制造更大的。”
“好的,那就建設十公頃的溫室大棚。如果……”李森科切著手指估摸道:“如果第一個大棚在十一月中旬完工,明年春季一到,番茄就成熟了。只要我們能保證足夠的光照、濕度和溫度這三個基本點,我不覺得冬季生產是禁地。別列科夫同志,我就知道,我今天來您這里是非常明智的。”
“嘿嘿,您太客氣了。”楊明志尷尬的笑笑。
“可能您還有別的建議?”
楊明志聳聳肩,既然李森科干瘦的老臉明顯綻放出青春活力,說不定這個老家伙又要從“春化處理育種站”,跑去監督新式溫室大棚的建設,以及密切關注番茄幼苗最初的生長,還要任命一票人員,全天候的監督那些幼苗的生長。
“如果有些建議,還是那些聚乙烯薄膜。您要施行非常大膽的計劃,我覺得最總要的就是這些薄膜。它是石油化工的產物,我們應該就近利用本地的油田,要求冶煉廠加緊生產那些薄膜。”
李森科點點頭:“這倒是,我國的石油產量一直很不錯,很可惜的是,我們這里沒有油田。”
“沒有油田,這怎么可能?!”楊明志突然加大聲音看著李森科費解的臉,突然就意識到自己的失語。
楊明志的腦子可謂嗡的一下意識到,如今的時代是1942年。
對啊,這個時代秋明油庫區還不存在。他們直到1965年才在西部西伯利亞挖到石油。
石油,它是工業的血液呀。
李森科非常肯定的說:“至少新西伯利亞州是缺乏石油的,我們所用的石油都是從伊爾庫茨克和更東邊的地方原來。”說到此,李森科不禁搖搖頭:“那些都是小型油田,它們的產出基本供應新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鄂木斯克還有其他幾個大城市。據我所知,伊爾庫茨克的北方有一個小油田,東方還有幾個,它們單體的規模都不大。”
“這……油田的產能有多少?”
“整個西伯利亞地區,全年僅有三百萬噸。”李森科聳聳肩一臉無奈,“即便如此,它們現在也變得非常重要。您知道嗎?自從我們失去了頓巴斯盆地的煤礦,我們就更加依賴這些石油了。包括供應整個科學院的暖氣,它的能量來源是什么?”
“嗯?不是煤炭難道還是石油?!”楊明志驚訝的問。
“不錯,就是石油!我們現在需要石油,也更加需要煤炭。別列科夫同志,您在白俄羅斯的沼澤用那里的劣質煤炭生產氨水,繼而生產硝銨,顯然您非常清楚化肥對于農業的重要作用。給予農業增產的另一個工具就是化肥,可惜我們失去了主要的煤礦,我們當然也可以用石油來做化肥。但是現在的石油幾乎都用于工業和軍事,我們不能指望化肥帶來多大的利好改變。”
說來說去,本該是自然資源財大氣粗的蘇聯,現在就如李森科所言,資源也相對匱乏了。
那些資源都是存在著的,尤其是巨大的油氣資源,它們都深埋在廣袤西伯利亞的地下。
它們的問題都只有一個——埋得太深了。
楊明志試探性的說:“如果,我們可以有更兼顧的鉆頭,就能找到藏匿的油田?”
“哈哈,我們有那樣的鉆探技術嗎?或許有一些大油田,因為我們的技術達不到而不能找到他們。您覺得我們的巴庫油田的鉆井鉆了多深?”
“是多少?有一千米?”
楊明志的話差一點讓李森科笑掉大牙。
“哈哈哈!別列科夫同志,您太高看我們的鉆井技術了!我雖然是農業上的專家,對于石油化工業也有一點了解。您需要知曉一件事,向地下鉆探是困難,因為土壤層其實很薄,往往鉆上一百米,鉆頭就要面對堅硬的花崗巖,這一過程中,鉆頭磨損會非常強烈,隨著深度的增加,它隨時都可能斷裂在鉆洞中。鉆頭一旦有了壞損還拔不出來,鉆探隊的所有努力都是前功盡棄。據我所知,我們最深的鉆探深度剛剛突破六百米,也僅此而已了。”
現在楊明志算是聽明白了,李森科的意思是蘇聯當前的鉆井行業,不具備太深的挖掘能力。
李森科繼續說:“您知道我們的巴庫油田,在那里我們往往只要鉆探一百米就能挖到石油,那個鉆探六百米的記錄就是在巴庫創造的。當鉆頭被拉出來時當場就發生井噴,有工人甚至當場犧牲。”
李森科的數據著實讓楊明志嚇了一跳,也令他想到了那些中東的產油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珠穆沁旗|
临高县|
华池县|
远安县|
汉中市|
齐齐哈尔市|
玛多县|
苏尼特右旗|
遂宁市|
白水县|
玉溪市|
沐川县|
汉寿县|
济源市|
余干县|
含山县|
曲沃县|
无极县|
延长县|
益阳市|
平远县|
宣城市|
榆社县|
凤山市|
苍溪县|
罗甸县|
兖州市|
罗城|
五华县|
叶城县|
绥化市|
筠连县|
新平|
乐陵市|
文山县|
浦江县|
九江市|
汝州市|
全州县|
合水县|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