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時沒有人怠慢,尤其是楊明志一身軍裝與一排勛章的形象,更迫使所有人緊張起來。 聚集起來的人們紛紛大踏步的走向自己的工作場所,等候最高上級的檢查與評估。 喧鬧的場地迅速安靜下來,現在面相楊明志展現的,就是包裹住兩座工廠的燒磚圍墻,以及一條超過十米寬的被積雪覆蓋的水泥路。 兩個工廠的正門都是面相南方,西邊是835廠,東邊是834廠。 當然,僅從外表上楊明志根本不能分辨它們的不同。 當局在新西伯利亞市建設新的工廠,其規模樣式幾乎都是恒定了。即一些大型廠房并排排列,輔助性的建筑也都在固定位置,還有一些供汽車裝卸的起重器材,位置亦是恒定。 可以說,當局就是使用同一張設計平面圖,建造了許多工廠,最后圍上一圈磚墻事情就解決了。 這番頗為死板的操作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它的建設速度整體是非常快的,對于需要極大效率從荒地變成可以生產戰略物資的工廠的蘇聯,它非常必要。 不好分清并不是大問題,畢竟正門橫著掛著的匾額,除了巨大的俄語標識外,最明顯的就是數字了。4和5難道還分不清么? 除去匾額外,楊明志已經下定決心,兩個工廠存在的意義有所不同,基于現在的迫切需求,834廠將承擔最大的生產任務。 一挑沉重的扁擔壓在楊明志的肩膀,他知道自己的時間非常緊迫,如果這些工人們有所怠惰,自己必將親臨前線,拿著棍子敲打怠惰者,或是直接將其踢走不說,直接找到州的工人委員會要求換人。 因此,檢查的頭一站就是834廠,楊明志最先去的也是廠長辦公室。 他執意先來這里,當然不是要和廠長安德烈耶夫談笑風生,楊明志需要拿到一張圖紙,即工廠的平面布局圖,他知道這種圖紙定于此可以找到。 楊明志如愿以償了得到了布局圖,了解到了當前工廠有那些車間。 他伏案一副一絲不茍的樣子觀察著釘在木板上的圖紙,其余人等都圍觀于其身邊。 漸漸的,楊明志輕松的面龐逐漸眉頭緊鎖。 “別列科夫同志,您……是不是有不高興的……”烏莫夫試探性問。 “有一點,目前廠里有三個大廠房,兩個標注制造車間,一個標注總裝車間,也許這種規模還是有點小。另外有一排木屋,那是綜合辦公室,這倒是無可厚非。倉庫嘛,只有一個。” “這是個問題,也許我當時就該命令施工部門多設立一些大廠房。” “還有一些問題。”楊明志搖搖頭,指著圖紙說,“還有公共食堂、公共澡堂、綜合宿舍,而且還有一個籃球場。” “您……您覺得這不妥?”烏莫夫疑惑的問。 “可能有一些不妥吧。” “但是,根據我們的制度,這些設施都是必須的。尤其是那個籃球場,其實……其實因為廠區的面積沒那么大,本來可以建設足球場的。” “你……”楊明志差點笑出聲來。 所以該怎么說這個烏莫夫呢?一方面是工作場所缺乏一些大的廠房,另一方面生活區相比之下建設得明顯過了頭。 楊明志仔細想想,這才覺得蘇聯的“勞衛制”做的真是徹底。 其實楊明志非常了解蘇聯的這套國營工廠的整體布局,畢竟在那個位面,蘇聯的“156工程”的大規模援華時期,帶來的不僅是蘇聯的工業設備和蘇式現代化的建設理念,隨之而來的還有雜七雜八的事物。 尤其是國營工廠的布局模式! 楊明志驚訝于生活設施的布局面積整體比工作區面積至少大一倍,最關鍵的,兩個區域居然沒有任何隔斷。真可謂是工人們以廠為家! 楊明志不禁嘟囔一句:“也許,我們可以搭建一座圍墻,把工作區和生活區分開。” “如果您愿意,它不是什么問題。”烏莫夫聳聳肩,建議道,“其實我不覺得這是什么大的問題。我們需要的都是工廠能迅速投產不是么?也許您應該第一時間看看工廠的設備。親愛的同志,那些設備可是我親自監督下屬人員,從遠方運來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