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冰怡見到時,自然也要說客氣幾句:“祝賀,您又得到高升了。” 這個說法讓王書記感覺有點尷尬呀,只能解說道:“這可不是什么高升,只是不得不換個位子。” “怎么了?” 王書記說道,“我上次離開后,遇上有人叛變,雖然我成功逃了出來,但是掩護身份沒了,只能到根據地混個職位了。” 別看說得簡單,背后的故事小不了,但是周冰怡也沒有多問,這事與她沒什么關系。 王書記搶先找了新話題,“我主管后勤工作,少不了要麻煩你了。” “別客了,我們之間又不是第一次,”周冰怡客氣道,“有什么事情,你就說吧。我解決不了,可以找其他人。” “我們正在形成完善的根據地,根據地本身擁有20萬人口,影響區域的人口超過50萬,現在急著建立制度體系,不僅要擴軍,還要興辦教育,發展工商業。許多地方也要學習李家鎮的做法。” 這套說辭讓周冰泥沒有任何意外找預料的那種事,也知道他們這次帶來了許多人,明擺是來學習的,也沒感覺有什么難的。 周冰怡隨后表示,“我們會盡可能支撐你們的。” 這時王書記說法,“求人不如求己,我們不能總找你們幫助,我們想自力更生,許多事件學習一下,自己動手了。” 周冰怡對此沒什么意外,相反認為這才是正確的發展方向,只是想了一下,“我們正在進行產業升級,許多舊設備要淘汰下來,也許你們可以用上,反正都沒用上幾年的。” “不瞞你說,我這次來就是想弄這批淘汰設備,對你們不合適,對我們卻相當適用了。” …… 周冰怡雖說不負責與王書記具體會談工作,但是會談的內容要落實,還離不開她參與,隨后的內部會議,還要參與一下。 劉子墨是負責與革命黨工作的,自然由他主持了,他相當高興,“這次王書記來,目的不簡單,想要設備,剛淘汰下來的手工紡織設備都接收了,其他不少東西也要了不少。” 李水田也不多說道,只是笑了笑,“他敢要就給他,我們上馬更好的。” 涂炫峰卻說道,“要東西是小事,我們拿起來,問題是人員,我們派一個小組過去不夠,在東邊的顧問組要擴大了。這才是麻煩吧。” 老梁盤算了一下,“人的問題有點大,援助團人員不夠,以前我們隨便一點,現在名額有點緊張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