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至少他們先回去了,”李水田說道,“大體上同意了,可以把他們的區域列入下一批的建設計劃。” 周冰怡感覺有點意外,以前沒這個想法的,于是問了一下,“為什么?” “此一時彼一時了,形勢發生了變化,那么必然要進行一些調整。”李水田說道,“我們的目標不局限于方城縣,周邊的兩個縣也是目標,白狐與黃牛兩個縣就下一階段的事情了。” 周冰怡對此毫無意外,只是簡單的點了點頭,然后也提到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像這兩個縣擴張,會有麻煩嗎?” 李水田自信地說道,“時機越來越成熟了,只待一個機會。估計不會有太大的難民,普通民眾是歡迎我們的政策,反正的人主要來自上層,但是在武力面對沒什么機會了!” 周冰怡想了一下,發現這個有道理,他們的政策對大眾有利,只有地主不愿意,但是也無所謂了,最后她只問了一句:“何時動手?” “我們先禮后兵吧,待到方城縣消化了,再著手出兵了!” …… 鋼鐵工業一直為重頭戲,如今在解決了生鐵,還有煉鋼的問題,重點轉向軋鋼,尤其是要砸出鋼軌,以滿足發展鐵路的要求。以前使用的鋼軌都是從現代訂購的,數量不多,完成第一段1公里的建造就基本消耗完畢了,如果想繼續施工,還得由本地供應為上策。 本來可以使用鐵軌,但是一樣需要軋制,于是直接使用鋼軌了。 軋鋼車間早已建成,設備安裝完畢,已經軋制一些鋼材,如今軋制鋼軌屬于新任務了。 這回冶金專家劉教授親自主持有關軋鋼工作,現在的軋鋼廠設備簡單,但是可以軋制鋼軌了,也很快有了成果,第一批鋼軌下線了。 這算喜事,總部的領導自然要來看一下,發個嘉獎令什么的。 張暢與劉教授則在研究問題,劉教授有點失望的說法,“現在我們土法煉出的鋼材質量不好,軋制的鋼軌只是勉強了一點。” “能軋出來就行了。”張暢說道,“眼下還是快一點生產,鐵路工程急需的。” 劉教授也知道對方說得對,但是仍有點失望地說道,“我從現代弄來的那批鋼錠,否則才是最理想的。” 張暢一聽就笑了,“那批鋼錠可是好東西,用來生產鋼軌是浪費了。” 劉教授盤算了一下,“讓機械部慢慢用吧,我們先把庫存的鋼錠全軋出來吧。” 張暢卻說道,“生產不了幾天的,我們軋機生產效率很快的。也許關鍵依然是煉鋼的速度可以跟上。” “跟不上的,”劉教授否定道,“土法生產不止質量不行,產量也不高,也許只能等于電爐煉鋼地實現了。” 張暢一聽有點難色地說道,“火電站是搞起來了,可是沒有足夠的煤,想玩電爐有點難。” “我弄來的小電爐,還得繼續放著嗎?”所謂的小電爐,為劉教授從現代弄了一整套電爐煉鋼設備,如今到位有一段時間,只是因電力的問題,還沒法使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