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會吧。”周冰怡說道,“上次不是說,河東似乎正在調動兵力嗎?” 盧部長也說道,“不必擔心,河東可能要內亂,已分成二派爭斗中。” 老梁有點不相信地說道,“怎么回事吧?” “上個月,河東督軍死了,”盧部長說道,“由誰繼任的問題,幾派力量爭執不下,可以發生內斗。” 這下了,周冰怡也高興起來了,只要西線作戰停下來,那么第44軍可以騰出來,考慮加大對南方作戰地投入了。 接下來的形勢發展與預想差不多,西線作戰停下來了。塞內地區的幾大地方勢力不想打了,第15軍團推進不快,但是一直屢戰屢勝,已經逼近省城,部分地方勢力都被滅了。 剩下的不想被滅,只能求和。就地停戰,和平相處,僅省城不在協議內,城內的守軍號稱:一個軍,只有不到八千人,還是一再從當地征兵的后果,雖說是一座堅城,但是城內有30萬人口,對外部的糧食供應等非常依賴了,也硬扛不了幾天。 第15軍團的西征不追求速度,只是為了以戰養戰,根據地向西擴張的同時,在當地征召兵員,征集物資,第44軍一直處于越打越強的狀態。至停戰之后,僅野戰部隊就達到3萬人,這回可以把其中得相當數據調往南線了,加入第16軍團。 如今南下作戰才是重點,第15軍團不想在西線占用兵力,能和平解決西線自然重中之重,對西方的目標也只是礦產資源了。 第15軍團解決西顧之憂,給東邊的河東方面造成不小的壓力,河東領教過第15軍團的實力,在自身內亂的情況下,不敢再打一仗。 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情況,西線停戰議和,東線維持隔河對峙之局面,再不與第17軍團相爭,那么第15軍團真的可以將力量轉移到南方了。 三縣區也樂于見到這個局面,在河西省需要一個穩定的發展局面,以求發展工業,在今年的年底總結時,可以列出一大堆好消息,由于水庫等水利設施的興起,農業生產取得不錯的發展,糧食富余問題已經擺到面前,如果不是外部對糧食的需求巨大,也許糧價大降,引米卷貶值的問題都有可能了。 工業生產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現在的三縣區越來越有點工業基地的樣子!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