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現代時代的支援非常給力,在航空方面真是不錯,一群不是非常專業的人員可以復制約100年前的型號,還有不小的技術提高。 與基于伊15技術搞出來的戰-1戰斗機不一樣,戰-2戰斗機的標準要高了許多周冰怡在機庫中看到它時,外觀上說,感覺是仿制伊16,但是她知道只是一個外觀類似,完全中重新設計的型號,只是保持了伊16的基本設計,只是加長了機身,解決了穩定性差的問題。 外觀上依然采用懸臂式下單翼,只是重新設計的收放式起降架,保持原有的開放式座艙,張隼則在旁邊補充了一下,"在現代時空訂購的那個,沒有武器系統,也沒有裝甲,這架原型機不僅安裝了武器,還配有裝甲座艙,別看空重增加到1500公斤,但是借助于變距螺旋槳等技術,最大時間達到440公里。” 周冰怡一邊觀看,一邊問道:“技術上比戰-1要復雜多了吧?" "沒錯。"張隼說道,“以鋼管、木材為骨架,外覆蒙布,原型部分采用硬鋁板,包括部分蒙皮,已經硬殼結構,我們又采用更多的鋁材,與戰-1不一樣了。” 正在這時,淡水過來了,打起了招呼,周冰怡只能應付這個熟人了。 這時沒什么閑聊的,很快淡水準備試飛,這個試飛要簡單多了,設計是在現代時空完全,少量部件也是現代時空弄來的,還有一些是美國進口,自己組裝一下。 周冰怡也是飛行員,只是開教練機,以于能飛戰-2自然相當羨慕了,只能在一邊觀望了。 這一次試飛壓根都沒有任何經濟可言,淡水早已在現代時空訂購的第一架戰-2進行訓練,新機也沒有明顯的不同。 淡水在空中飛行了半個小時,對飛機進行各類測試,返回后給了一個滿分,“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了。" 即便大家早已知道這個結果,但是依然相當高興,周冰怡也是滿臉的笑容,事后還辦了一個小小的慶功會。 周冰怡依然關切于工作,依然找機會問淡水了一下,“新機飛行的感覺如何?" "提高太多了,反應也不錯。“淡水說道,“如果剛畢業的話,直接飛它,估計要麻煩一下,需要花相當長的時間來適應。" “需要老足夠的經驗嗎?" "對。淡水應道,“與教練機的差異太多,先在戰-1戰斗機飛行一段,再換戰-2會合適一點。" 這時張隼說道,“我們有一個戰-2的改進計劃,開發雙座教練機型,用于新手培訓,可以讓換裝更為順利的,““需要多長時間?" “年底能試飛吧。"張隼說道,“第一批生產的就應是教練型號。" “運輸機呢?" "明年能首飛吧,量產不知道,全看生產能力如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