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很顯然,紅云這是想要放養鯤鵬,讓其自己去成長。 山元自然不會干預這樣的事情。 而隨著山元做出選擇,頓時之間,系統的獎勵就發放了下來。 一塊風之法則的碎片。 系統這次給出的兩個獎勵,無論是風之法則的碎片,還是說另一個選擇的獎勵水之法則的碎片。 其實都是四象法則中所蘊含的法則。 風之法則碎片。山元看著懸浮在自己面前的這一塊風之法則碎片。 雙眼之中,頓時之間,似乎倒映出了無數的符文來。 這卻是前段時間,研究法則符文的后遺癥了。 看什么,都好像看到一團的法則符文一樣。 法則碎片,每十塊,就可以湊成一條完整的法則。 也就是說,眼前的這一塊風之法則的碎片。 山元吸收之后,就可以直接獲得十分之一的風之法則的感悟。 于是,根本不用考慮,山元直接吸收這一塊風之法則的碎片。 頓時之間,陣陣有關于風之法則的感悟,就涌上了山元的心頭。 仿佛是山元自己參悟出來的一樣,完全銘刻在山元的心中。 山元默默地感悟了許久,突然睜開雙眼,只見山元大手一揮。 頓時之間,只聽呼嘯的風聲響起,一股股的旋風,憑空出現。 圍繞在山元的身邊,不斷地盤旋著。 而后,山元心念一動,只見這些旋風,竟然凝聚化作一個個的符文。 風之法則的符文,總共有十萬八千八百七十個。正好是風之法則所有基礎符文數量的十分之一。 這也代表著山元完全掌握了這十分之一的風之法則。 可以隨意將它們轉化為這各種的符文。 之前,天道宮中,山元與眾人合力,一共將風之法則的符文推算出來十七萬六千多個。 但那是眾人一起的功勞,并不只屬于山元,那十七萬六千多個符文,山元也并不是全部領悟透徹。 但現在的這十萬八千八百七十個符文卻不一樣,這是山元完全領悟了的。 這是真正屬于他的法則符文。 “呼!” 山元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散去這十萬八千八百七十個風之法則的符文。 感覺自己的修為,又是增加了不少。 現在,他的法則感悟是越來越多了,不像以前,他只是專注于五行法則。 一心想著五行法則證道。而除五行法則之外,其他的法則,他并不是很上心。 但如今山元已經證道了,對于五行法則完全領悟之后。 山元要更進一步,卻不得不思考未來的可能性。 在山元的設想之中,他在法則證道之后,可以肯定的是,主要是有這么一條路可以走。 那就是繼續發揚五行之道。 以五行之道為本,侵染其他的法則,其他的道。到最后,以五行之道,演化三千法則。 首先,林陽已經領悟了全部的五行法則,因此,五行之道,對于他來說,其實已經沒有什么秘密了。 那么,既然沒有秘密,那么接下來要怎么走呢? 很簡單。就是前面他和老子所進行過的嘗試,用五行法則來解釋陰陽法則,乃至于其他更多的法則。 換而言之,就是用五行之道,來吞并囊括其他的法則,其他的道。 這就是所謂的發揚五行之道。 而這條路,很顯然的,前面也同樣驗證過了,是可以走得通的。 而尤其是,山元還擁有系統。 就比如山元之前通過系統,先后得到的殺之法則、太陰法則、風之法則等等法則。 山元是隨時都可以領悟到另外的各種法則的。 因此,對于山元來說,這樣的修煉,甚至還有著很多的捷徑可以走。 只要得到任何的法則或者法則碎片,瞬間吸收獲得該法則。 那么他就可以參照那一種法則,從內部瓦解,再以自己的五行法則來轉換它。 這樣一來,五行之道侵染各種法則、各種大道的速度,就快很多了。 “等到五行法則,可以轉換成三千法則的任意一種,也就是說,五行之道,可以演化成三千法則之時,也就是我證得天道境的時候。” 山元自語道:“那么到了那時候,五行法則,其實也就基本等于太極法則了吧?” “畢竟太極法則,就是等于三千法則合一而成的法則,太極為一,是天地所有法則的最終極體現,一化所有。” 山元越想越感覺太極法則的深奧浩瀚,這種法則,比陰陽法則都要深奧千萬倍。 陰陽法則雖然是太極法則所演化而出,但陰陽法則,充其量不過是太極法則的一小部分而已。 想要以陰陽法則逆推太極法則,的確如老子所說那樣,是自討苦吃,成功的希望太渺茫了。 這也是明明老子擁有太極圖這件先天至寶,卻從中只領悟出陰陽法則。 而沒有領悟出太極法則的原因。太極法則太難了,即便是以老子的悟性資質,都很難參悟。 “所以,暫時來說,還是先不去參悟太極法則為好,先去領悟更多的其他的法則再說,等到領悟到了足夠多的法則之后,有了更大的積累了,參悟起太極法則來,或許就容易許多了。” 山元默默地想著,繼續參悟修煉。 他現在漸漸發現,自己以前對于境界的定論,還是太過稚嫩了。 僅僅是以先天至寶、混沌靈寶、混沌至寶來對比,實在是有些不太相符。 畢竟哪怕是同為混沌至寶,但開天斧、混沌青蓮、造化玉牒這三者的功效是完全不一樣的。 開天斧主攻擊,而防御一般;混沌青蓮主防御,卻略輸攻擊。 至于造化玉牒,則干脆是防御和攻擊都不咋樣了。 這樣一來,又怎么能用來做標準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