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巡官對這里了如指掌,“單是這金佛,就用了三十斤金子。” 看他滿臉虔誠的樣子,看來也是個信佛的。 “三清只需泥土身,佛祖卻要黃金鍍。亂世菩薩不問世,老君背劍救蒼生。 你說這是什么道理?”秦墨問道。 “這個金身只是二品像,一品要用寶玉雕!”巡官解釋道。 秦墨嘿的一笑,“我可沒看過泥塑的佛像,就算是河西走廊的千佛洞,我也看過,用的都是極為昂貴的金粉和顏料,方能保證祂們不褪色。 就算是紫微星門里,用的都是泥塑的像。 而玉觀音,玉佛,卻隨處可見!” 不是秦墨瞧不上,自古以來,道家也出過很多敗類的,佛家也出過很多大德,教人向善。 巡官不做聲了,似乎實在想該怎么回應。 思索了一會兒,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便說道:“下官這就去把辯機主持叫來。” “如果方便,道藏和尚也一并叫來。”秦墨心里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想法。 袁天罡把紫微星門的道統交到他的手上,還是要做點事情的。 道門是從黃老道演變而來,而黃老道又是黃老之學,是一門治國的道理。 講究順應天人,無為而治。 用道來治國是不行的,太過于理想。 要不然另一個世界的漢朝,國朝之初治國用的是黃老學說,而后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呢? 佛是舶來品。 從南番到泥婆羅,再到天象國,都是政教合一的體系。 這玩意,絲毫不虛儒家。 用來治國,就看天象國那些底層人多慘就知道了。 一兩千年沒有半點出頭之日,貴族生來就是貴族,平民一輩子只能當平民。 所以滅佛不單單是因為不事生產,更深的原因還是大肆豢養僧侶,遭到了統治者的忌憚。 當然,滅道運動也有兩次,都是發生在另一個世界的南北朝時期。 秦墨不由想到:齊主還鄴,以佛、道二教不同,欲去其一,集二家論難于前,遂敕道士皆剃發為沙門;有不從者,殺四人,乃奉命。 于是齊境皆無道士。 第二次,北周滅道,只是因為大規模的滅佛之后,為了減少佛教徒的怨恨,遂滅道。 不過一個月后,又下令恢復道觀。 所以本質還是滅佛。 如果非要把兩者并立。 佛教:土地兼并、隱匿人口、減少稅源、為禍地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