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阿嗣看著父親,如同找到了知己一般,“是,太累了,兒臣一直想做的很好,可根本逃不開他的影子。 有些時候,就算如此,也依舊做不到完美。 關中八百里,很富裕,嶺南很富裕,但是南番那邊還是差不少。 即便兒臣已經給了很多資源,但是沒辦法,就是起不來。 西域那邊同樣如此。” 阿嗣將憋在自己心里的話統統說了出來,“那個百年大計,很好,可兒臣總覺得,這是秦墨給咱們挖的大坑。 可即便如此,明知道眼前是大坑,你還不得不跳進去。 因為大明也是這么做的。 短短十余年的時間,大明的鐵路修的比咱們還多。 他們甚至已經完成了內燃機,有了燒燃油的汽車。 他們還修建隸直道,只不過他們不叫隸直道,叫公路,還有一個叫高速公路的東西,是專門用來走燃油汽車的。 鴻臚寺說,每年大明都要在這一塊投入不少于三千萬兩銀子。 所以大明很大,但是管控力卻很強。 大乾人口太多了,財政壓力很大!” 李世隆道:“你要撐住,那狗東西雖然沒安好心,可他卻不會在這種大事上撒謊,大明這么做,就更加說明百年大計的正確性。 把路修好,用鐵路鏈接,日后說不定還有飛機場,等咱們也造出了自己的飛機,日后天南地北,朝發夕至。” 說起這件事,李世隆問道:“飛機研究出來了嗎?” “沒有!”阿嗣嘆了口氣,“飛機其他部件都簡單,可核心部件如內燃機,引擎之類的,他們動過手腳,一旦暴力開拆,就無法拼裝了。 仿制簡單,但是那些部件的材料也是合成的,不是普通的鋼鐵。 十六哥說,最快也要三年時間,才能仿制出一臺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