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時至今日,大家都很清楚,沒希望了。 我可以死,那是因為我想保全自己的忠義。 歷史上會有我的名字。 但是那些無名的百姓,將士死了就死了。 歷史并不會記住他們的名字。 他們的忠義只會在書上出現一句話。 國破了,家亡了,百姓還是百姓,最后還是會被其他人收編。 可我們不同吶,我們身上的印記實在是太重了。 那可是幾十萬鮮活的性命。 我在想,保家衛國,似乎沒有錯。 我們似乎都在為皇帝的一意孤行而買單。 而皇帝現在還在宮內夜夜笙歌。 你說,咱們那些年出生入死,都為的什么? 就為了那不成器的皇帝?” 唐堅眼中滿是哀傷,“或許你覺得,某是個怕死的人,都這個關頭了還在亂軍心。 我想說的是,你我的忠義怎么全都行,不要裹挾那些無辜的人。 一開始的確是咱們錯了,這仗也是咎由自取。 什么因種什么果,怪不得別人。” 說罷,唐堅離開了。 余伯施心亂如麻,唐堅說錯了嗎? 如果站在忠君愛國的角度上說,他這一番話,大逆不道。 可如果站在百姓的角度上來說,他沒有說錯。 就好比柴紹,當年守城,為何開門? 因為京城那千千萬萬的無辜百姓,柴紹說,自己可以死全自己的忠義,但是不能帶著全城百姓赴死。 所以,老皇爺不敢殺柴紹,因為太多人念及柴紹的恩情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愚蠢嗎? 你可以說,那是不畏生死的壯舉,但在更多人眼中,是傻子行徑。 余伯施苦笑,絲毫不在意衣服上的灰塵,“老匹夫啊,動搖我的道心,你該死啊!” 說罷,他意興闌珊的朝外走去。 而此時,京師四個城門,將士們意志消沉。 城內的百姓都紛紛挖掘地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