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風哥兒先是向著四方行禮。 此時的他,頗有大將之風,看起來很是沉穩,在搭配上跟秦墨七分相似的容貌,活脫脫就是小秦墨。 準確的說,秦墨的兒子都挺似他的,沒辦法,秦家的基因太強大了。 “諸位公卿,我代表的是福利派,在很多人眼里看來,福利派,就是一味的討好百姓,一味的讓利。 實則不然,觀看各個王朝的發展,其實每一個朝代,都有一些社會福利,這些社會福利,有些是針對百姓的,有些則是針對世家門閥的。 沒到亂世,便有人喊出,分田地,不納涼的口號,輕易便能聚集百萬之眾。 為什么? 就是因為社會福利太單薄了。 可時至今日,現在再有人喊出,分田地,不納糧的口號,還有人會搭理他嗎? 八成會把他當成一個傻子。 我大明,無世家門閥,文武百官,是百姓的公仆。 一切都是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 自大乾時代,朝廷開始修建隸直道,州道,縣道,鄉道,到最后的村道。 分田地,到后面的取消納糧和徭役。 這其實都是社會福利進化的一個過程。 再看今日,百姓安居樂業,無不在說明,我大明國力蒸蒸日上。 父親曾有言,國強民富,方為強盛。 百年大計中,又有多少項目是福利呢? 我可以告訴你們一個準確的數字,是八百六十項。 整個百年大計,囊括三千項,近三分之一是涉及到民生福利的。 這意味著,提高百姓的生活條件,提高社會福利,是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國庫的錢銀都爛了,街頭的百姓食不果腹,這是強大嗎? 這不是! 我們費勁心思種糧食,募兵,為了什么? 為的是讓百姓安居樂業。 今日,我大明已然是世界之巔,再無敵手。 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回歸本質,繼續為百姓謀取福利,這需要很多銀子,但我們一定能夠找到其中的一個平衡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