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陛下,現實總是比想象更單薄,咱們能撐到現在,已經是個奇跡了。 您看,當初咱們離開的時候,誰能想到現在? 那時候大家雖然很迷茫,卻并不放棄。 現在國家建立了,旗幟飄揚了,為何大家反而迷茫了? 那就是因為咱們沒有目標了。 跟大明抗爭,是一項長久戰爭,可以說,沒有幾代人之功,很難很難。 除非大明內耗,就如同北周一樣,在短時間內,弄得天下沸騰,那時候,咱們才有機會殺回去。 可就目前而言,有秦墨壓著,天下亂不了,最起碼二十年內咱們不可能有機會。 如果這二十年,秦長也很英明,那么大明的江山還能再延續二十年,也就是兩代人,四十年! 四十年吶,那時候大明的人口估計都兩萬萬了。 而四十年后,咱們國家應該也到了第四代,臣以為,您的子孫,必然能夠扛起光復大旗。 秦墨的書里,有一個故事叫做愚公移山。 跟咱們何其相似。 如果大明百年內無憂,那咱們就靜靜地發展,等候機會。 等到大明內憂外患,咱們再出擊。 就算子孫后代,忘了曾今的恥辱,那也沒關系,最起碼大乾的旗幟還在這里飄揚。 咱們的子孫后代依舊過的很好。 咱們遷移來到這里的故事,依舊會激勵一代又一代人。 最起碼,咱們是成功的。” 李然渾身一震,臉上也多了一絲笑容,“謝謝你,顯叔!” 李顯笑著搖搖頭,“這個國家的重擔壓在你身上,的確不容易,你得撐住了,帶著咱們沖出重圍,日后,說不定你的成就,比秦墨還大!” 李然苦笑一聲,成就比秦墨還大? 那不可能,這世上,不可能找出第二個比秦墨成就還大的皇帝了。 誰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