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銀元將在未來的三年內退出市場,取而代之的,將是大明寶鈔。
寶鈔的面值,最大的是五十元。
秦墨并沒有一上來就上大的。
而是為了穩定貨幣,主流貨幣還是五元,十元。
等百姓習慣了寶鈔之后,然后在逐漸放開。
這公文下發后,金融市場掀起了動蕩。
但是隨著朝廷投入數億百噸的黃金穩定市場,哪一點動蕩也隨之平復。
大明有多少金銀?
大概有八九千噸。
毫不夸張的說,這個數字足以平息任何一個金融風波。
而伴隨著金銀流入市場,一開始掀起的兌換金銀浪潮也逐漸退去。
這也給百姓來了一劑強心針。
緊跟著,國有銀行開始提高了利息,從兩厘直接提到了三厘。
這一下,金融市場再次振奮起來。
再加上這些年的宣傳,其實老百姓都已經很少將錢埋在地下了。
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更傾向于在銀行理財,所以利息提高之后,大量的百姓開始到銀行存錢,然后兌換鈔票。
當然,高利息只針對愿意使用大明寶鈔的百姓。
這一場風波也在一個月后逐漸消停。
因為百姓也發現,寶鈔攜帶便利,而且兌換輕松。
也很保值,并沒有出現,錢不值錢的情況。
再加上各地貿易繁榮,商人也開始大量出現用大明寶鈔結算,一時間,大明上下都掀起了兌換寶鈔的熱度,甚至有人開始炒起了寶鈔。
因為寶鈔第一批發行只有五百萬。
所以這第一批寶鈔其實很值錢。
甚至這一批寶鈔居然開始高于市場價兩到三層,都有人收購。
“太上皇,現在民間對寶鈔的需求量增加,是不是可以讓大明皇家銀行發行第二批寶鈔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