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這樣。 時光飛逝。 眨眼間又是幾個月的時間過去。 冬去春來,春又去。 此時已經來到了夏天。 在一處酒樓之中,有一位說書人正站在其中滔滔不絕。 酒樓里也是賓客滿座,人頭攢動。 坐不下的,則是直接站著。 一個個都是聽的津津有味。 “前朝皇帝昏庸無度,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少年劍神心懷慈悲,見天下百姓這般凄苦,于心不忍,一人一劍殺上了皇城,這才有了如今大炎國的風調雨順……” 這說書人,說的正是蘇羽晨那日殺上皇宮之事。 這件事自從那一次之后,便已經徹底傳遍了大江南北,幾乎無人不知。 少年劍神的名號,再一次響徹。 只不過這一次,百姓們給了蘇羽晨一個【慈悲劍神】的稱號。 因為那一次蘇羽晨之所以殺上皇宮,是為了拯救天下蒼生于水火之中。 說起來。 大夏皇室已經算是全滅了,不過后來蘇羽晨并沒有選擇自己做皇帝。 對于皇帝這個位置,他并沒有什么想法。 主要是太麻煩了,有太多事情要處理,還有早朝什么的。 蘇羽晨過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治理國家什么的,真不是他的強項。 要是最后把國家治理的,連原來的那個昏君都不如,那還不如不做。 不過如果能夠掌控一個國家,對于蘇羽晨來說,也是有著一些好處的。 比如說尋找資源的。 所以說,他需要的不是皇位,而是一個既能治理好國家,又聽話的皇帝。 而當時,眼前就正好有一個。 那時天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 朝廷對待百姓的凄苦,更是置若罔聞。 反倒是那對主仆,當時還在梁州救濟那些災民。 這一對比下來,就讓蘇羽晨對他們更有好感一些。 而且他還是前朝遺孤,如今復國由他來做這個皇帝,倒也挺合適。 最主要的是,對方還小,也比較聽話。 這孩子叫做君無憂。 經過一番測試之后,這個僅有十三歲的君無憂,倒也對治國有著一些理解。 最起碼,他知道民強則國強。 一個國家,要以百姓為本。 若是百姓都過不好,那么這個國家遲早要亡。 這是當時君無憂說出來的。 而他身邊的那個福伯,也是一個聰明人。 其中的那些彎彎道道,他都非常的明白。 君無憂之所以在這個年紀,就能有這樣的見解,少不了福伯的教導。 有著福伯的輔佐,同時還有那些朝中大臣,不敢說一定能把國家治理的非常好,但是至少也能比現在強。 而后為了避免意外的出現,蘇羽晨直接收君無憂為徒。 這可把福伯給激動壞了。 在蘇羽晨問君無憂是否愿意拜師之時,福伯一點猶豫都沒有,便是趕緊催促君無憂趕緊磕頭。 君無憂也是激靈,直接跪下連連磕頭。 從那之后,君無憂登上了皇位,而蘇羽晨則是皇帝的師尊。 同時也是國師! 有著神話之境的強者作為老師,這世間怕是沒有人敢造反了。 自此之后。 原來的大夏國,也變成了現在的大炎國。 皇城之中,君無憂更是為蘇羽晨建造了一尊巨大的雕像。 每日早朝之前,文武百官都要來此參拜。 青城劍派,也是從這一刻起,直接被朝廷冊封為了武道圣地! 至于剩下的一些藩王,也都已經被滅了。 而那些外敵。 在得知了大炎國有神話強者之后,也都不敢再來犯了。 其實說到底,一開始都是大夏的皇帝在主動挑起戰爭。 如今那位皇帝已經死了,大夏也已經消亡了,那些戰事自然也都結束了。 而且有著蘇羽晨少年劍神的威名,別國也都不敢不同意。 甚至還紛紛派遣使者,前來送禮。 有一些國家,甚至是主動提出來要成為附庸國。 不過有關于這些事,蘇羽晨卻沒有打算參與進去,全都交給君無憂自己來處理。 自打那天的事情結束之后,蘇羽晨平日里除了看一些皇室典藏的古籍,便是在皇宮里閑逛。 別的不說,皇宮里四下逛一逛,倒是也有不少收獲。 后來又有君無憂獻上來眾多寶物跟資源。 此行可以說是收獲頗豐。 同時。 通過皇宮中的那些古籍,也讓蘇羽晨有了另外一些收獲。 主要是關于幾千年前的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