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守關(guān)儒士微微瞇眼,竟然是疊字聯(lián)。 鄭天煜也是一怔,旋即沉吟了起來。 夏景昀也不催,默默等著。 而四周人都屏息凝神,一時間,整個場中,鴉雀無聲。 時間在一點點過去,許多人都驚訝地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就算鄭天煜現(xiàn)在對上了,他花的時間也已經(jīng)超過了夏景昀,也就是說這一關(guān)泗水州第一公子,竟然沒比過? 而且,這還得是鄭天煜能夠?qū)ι系那闆r。 如果對不上...... 許多人忍不住打了個寒顫,不敢想不敢想。 終于,鄭天煜在沉默片刻之后,開口道:“月浮水面撈到水底月還沉。” 此言一出,四周竟齊齊響起一陣松了口氣的聲音。 鄭天煜并沒有氣急敗壞,而是微笑道:“沒想到閣下竟有如此才學,看來我今日運氣不錯。” 夏景昀也沒有驕傲,同樣平靜溫和,“我也這么覺得。” “那我們繼續(xù)?” “好。” 第三關(guān),守關(guān)老者指了指桌上托盤里剩下的牌子,示意兩人誰來選一個。 鄭天煜微笑道:“這一次,還是選兩個?” 夏景昀想了想,“不如就選一個吧。” 眾人心頭不屑,果然,那些小聰明用完了,就開始認慫了。 但嘲諷的笑容都還沒展露出來,就聽見了夏景昀的后半句,“一個題,我們試著做兩種解法。當然,一種也算過關(guān)。” 鄭天煜笑了笑,“有意思,那就這般。” 說完,鄭天煜也不動手,看著那位老者,“那就麻煩錢老隨意幫我們翻一個。” 老者看了一眼夏景昀,夏景昀也表示沒有異議,老者便抬手翻了一張。 “題曰:一百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爭,小僧三個分一個,大小和尚各幾丁?” 二人當即便拿起筆算了起來。 很快,兩人都交上了第一份答案。 答案都一樣:一個大僧三個小僧歸為一組,則每組四人四饅頭,一百個和尚便有二十五組,則大和尚二十五,小和尚七十五。 思路一樣,答案都正確,用時也接近。 但兩人都沒有停筆,而是開始思考下一種解法。 夏景昀下意識想用方程式來解,但想到這年頭還沒有這東西,稍作思量,用了雞兔同籠法。 于是,很快又成了一解法。 做完之后,他停下筆,看著鄭天煜。 鄭天煜瞧見他已經(jīng)寫完,干脆地將手中筆一放,“閣下在數(shù)算之術(shù)上竟也有造詣,在下自愧不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