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之子于歸,宜室宜家-《第一權臣》
第(3/3)頁
他們打死也不會想到,那些不堪回首的過往,他們還要再經歷一次。
十幾日前,當他們如釋重負般回到了北梁境內,卻接到了梁帝的一紙詔書,和一大隊人馬輜重,命他們帶著使團隊伍前往中京城,為南朝太后義弟的婚事慶賀。
看著那封詔書,景王和薛文律想死的心都有了,但終究還是不敢死,只好跟著隊伍來到了南朝中京。
望著北梁人的隊伍朝著鴻臚寺走去,眾人的議論經久不息,說了好一陣之后,有一個人輕聲道:“不過啊,以在下愚見,這次咱們的場面,多少有些配不上這般陣仗了。不是說秦家富甲天下,蘇家百年底蘊嗎?我們縣里大戶人家結婚,人家都是滿城掛彩,逢人就撒錢的。”
這話一出,登時迎來了四周眾人的注視,在道道審視的目光之下,那人不由氣勢一弱,強撐道:“怎么?我說的有錯嗎?”
“你懂個什么!也就你那點窮鄉僻壤的見識了!”
“建寧侯何等人物?會在意那些鋪張奢靡之事嗎?他感念叛亂初定,不愿鋪張,與蘇秦兩家商議了,各自將原本計劃用在親事上的花銷盡數用于流民的安置、復墾和援助,同時號召朝中權貴一起參與,短短時間,戶部就籌措了不菲的物資糧草,迅速地發往各州郡,解了黎民倒懸之危。什么叫心懷天下啊?”
“建寧侯沒有辦這場本可以無盡奢華的慶典,才有了你這些人吃飽喝足來罵他寒酸的力氣!真是嘲諷至極!”
“就現在城中這些,都是太后和陛下看不過去,從內帑里撥錢妝點的,別覺得寒酸,這就是無上的榮耀!”
傾盆暴雨般的反擊瞬間砸得那人懵逼,他也不知道這背后還有這層故事,登時慫得連連拱手,經此一事,看向那些道旁樹上略顯寒酸的紅綢,目光都變得不一樣了起來。
大夏永平元年,正月初十,宜嫁娶。
一大早,前任宗人府大宗正,崇寧帝的皇叔,碩果僅存的老一輩親王瑞王走出府門,去往了秦家的府邸。
而涂山三杰的臨西先生,則理正衣冠,走向了蘇家在京中的宅院。
在他們身后,是幾乎整個中京權貴中那些未嫁娶的女子,幾乎傾巢而出,趕去兩府結一份善緣,或沾一份喜氣。
但別看這些都是些女子,站位和方向卻絲毫不差,其中更顯露出幾分微妙。
勛貴和皇室的成員,大多來到了秦家。
而官員、詩書世家的姑娘,則大多去了蘇家。
當兩邊的“媒人”抵達,時間恰好在辰時,待他們呈上迎親的禮書,身后的仆從便將那各式聘禮如流水般悉數呈上。
蘇秦兩家皆早已在院中,擺上了茶點,暖爐,以供眾人休息。
等迎親之禮結束,尚宮臺兩位尚宮,分別領著八位宮女,攜帶著太后的懿旨,來到了兩家院中,傳召蘇炎炎和秦璃入宮。
一身華貴婚服的蘇、秦兩位嫡親大小姐各自登上了如鳳輦般的四望車駕,在太后娘娘的一片厚愛之下,朝前駛去。
前方是引導開路的護衛和媒人,身旁是看熱鬧歡呼雀躍的民眾,在身后,還跟著烏泱泱的權貴家眷。
今日,此刻,她們二人,就是整個中京城最榮耀的人!
宮城之中,皇極殿的大殿之前,紅毯鋪地,各種奢華而繁密的陳設,讓饒是見慣了富貴的蘇炎炎和秦璃都看得有些瞠目結舌。
更不用提那些跟在身后的姑娘們了,太后娘娘對建寧侯的厚愛竟至于此!!!
于是,她們看向二女那本就艷羨的目光此刻愈發炙熱。
靳忠站在一旁,高聲念著賜婚的旨意,和敕封二女的誥命文書。
一身華美后服,同樣端莊典雅的太后娘娘親自牽起兩人的手,微笑著道:“恭喜你們,祝賀你們。”
蘇炎炎和秦璃恭敬回禮,接著,身后便傳來一聲黃鐘大呂的高鳴。
一個身影在眾人的簇擁下,緩步走進。
他穿著紅底燙金的新郎服,貴氣襲人,身形修長而不失矯健,腰背挺拔而更增肅朗,立于人群中如出群之鶴般出眾,俊美的面龐上帶著充滿愛意的微笑,行走之間,如清風拂過了人的心房。
四周待嫁的姑娘瞧見這一幕,那顆艷羨的心登時跳動到了極致,恨不得立刻取二女而代之,自己獨自承受這無邊的榮耀和滔天的幸福。
看著夏景昀穿著這樣的衣服朝著自己走來,德妃嘴角的笑容依舊,眼神之中,也多出了幾分恍惚。
就在此時,四周雅樂鳴響,將所有人的遐思敲碎。
大婚的慶典,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