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王蜀楠的想象中,德國紅色足跡馬克思故居作為特里爾地標之一,理應極其顯眼,沒想到走近了卻是幢不起眼的、藏青色屋瓦作頂,白墻灰窗為綴、有著上下三層的巴洛克式民居,猛一看和兩側民居的差異并不明顯。如果不是門口墻上刻有馬克思頭像的銘牌提醒,一不留神就會走過。
董鏘鏘第一次慕名拜訪馬克思故居還是去年入學后為了設計旅游路線踩點來的,彼時人頭攢動,映入眼簾的多是國人,畢竟是紅色故鄉、朝圣之地,沒想到未滿一年,賓客已是門可羅雀,只有零星外國人在館內駐足游覽。
解說員以為兩人只是普通中國游客,上前推薦中文導覽服務,董鏘鏘和王蜀楠微笑著用德語表示謝意,對方含笑禮貌退下。
館藏原件皆是文物,所有文物中名氣最大的無疑是《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
王蜀楠輕聲讀著,董鏘鏘隨口誦出中文:“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大陸游蕩。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圣的圍剿,歐洲的一切腐朽勢力,教皇、沙皇、梅特涅、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全都聯合起來……”
“可以啊,這都會背?沒看出來。”王蜀楠真以為董鏘鏘要繼續往下背,忍不住夸道。
“現在只能背出來一段了,下面就背不出來了。”董鏘鏘老實承認,之前他以為可能帶團時會用到,專門背了前面五段,時過境遷,很快都還給了遺忘。
故居的二三層主要是圖片、文字和畫像,還展示了世界各國追隨馬克思足跡的名人志士,首當其沖的自然是馬克思的妻子燕妮·馬克思,以及馬克思的親密戰友恩格斯。
留言簿里寫滿了中國人的肺腑之言。
兩人兜兜轉轉了近一小時才離開,董鏘鏘買了個印有馬克思故居的馬克杯作為禮物送給了王蜀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