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82 大哥的不動產-《飛魚過肩錦衣衛》


    第(1/3)頁

    “所以,這套房子就是你的?”林鱗游端詳著手中房契。

    “是我的。”張賁老實承認,畢竟白紙黑字都寫著他的名字,還有布政司的大紅官印。

    “真想不到啊大哥,你在大明,不動產都掙下來了。”林鱗游將房契還給張賁。

    “你也不想想我來這多久了?”張賁接過房契塞到懷中,“二十八……這都快三十年了,三十年,我就算老老實實搬磚,也能買一套房了吧?雖然這是京師,但目前的房價,還不是太過于夸張的。”

    永樂初,京城的大街小巷,仍遍布草屋,考慮到經常發生火災,延燒毀壞官民居宅,后才全部改為瓦房。包括北平亦是如此,永樂帝遷都之后改稱北京,北京城才日漸繁華起來。

    那個時候,雖然京城之類的大城市也有大量外來人口涌入,但城市原住民并沒有幾百年后對房產那么強烈的追求,房地產壓根都不算一種產業,想要靠囤積房屋發財,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房地產是人口紅利,那時候官府用人都不夠,哪來的人口紅利?

    早在元朝時,南京就已經是“民無土著”。明初太祖定鼎南京,“徙四方巨族實之”,所以后來南京的居民,大多來自四方。無房無田者,官給牛種,免賦三年,四民各有定業,百姓安于農畝。

    來京城做生意的,往往有長租客棧,比買一處房屋更劃算。而且古人講究落葉歸根,很少有人會主動更改冊籍落戶他鄉的。遷徙移民都是官府強迫,哪有人愿意主動?

    至于沒有房屋不愿種地生產的游民,除了棲身佛寺道觀之外,城市中像什么旌善亭、申明亭,也都是躲風避雨的好地方,一張破草席一卷,睡哪不是睡啊!

    而對于官府人員,大明實行回避制度,本地人不能為本地官——當然指的是大官。縣太爺以上的之類大官必須到離家五百里開外的地方當官,且有任期限制。小品官小胥吏之流則不實行回避制度,都是了解本地民情的本地人。

    大官有公館,小官有自建房,所以也不用租房。

    所以租房的人很少,自然做房屋租賃,也就成不了一門生意。

    像林鱗游楊放兩人算是特殊情況了,一個是從邊軍升遷錦衣衛的,一個是從縣衙調過來的,本地無房,自然就需要租住了。

    有人會說,不是“長安居,大不易”嗎?

    別忘了那可是盛唐時期,等再過幾十年,且看大明京師,房子貴不貴,米貴不貴吧!

    大明此時的房子,才是真正拿來住的,而不是拿來賣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东县| 都江堰市| 苏尼特左旗| 双桥区| 自治县| 萨迦县| 红安县| 福安市| 晋州市| 南岸区| 汪清县| 西安市| 乐陵市| 班玛县| 祁门县| 镇安县| 集贤县| 砀山县| 康定县| 武安市| 界首市| 福贡县| 无极县| 灌云县| 阳山县| 遵化市| 耒阳市| 蒙自县| 汽车| 桦甸市| 浦县| 当雄县| 永福县| 泸西县| 富宁县| 巧家县| 白沙| 西乌珠穆沁旗| 新建县| 建宁县|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