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元璋望著韓成,等待著韓成的下文。 若是一般人,在這里說,他陷入到了嚴重的思想誤區之中,朱元璋八成會發怒。 就算是不發怒,心里也會有諸多的不不滿。 可現在,同樣的話從韓成口中說出來,朱元璋卻連半分發怒的跡象都沒有。 他只想從韓成這里,得知自己到底在那里,陷入到了誤區里,而且還那樣嚴重。 最為得意的東西,接連被證實,在后世產生了極大的不良后果,讓朱元璋十分難受。 更難受的是,他還想不出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些。 韓成在這等情況下,指出他存在的誤區,他只會高興,只會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自己到底錯在了哪里。 若是讓別人看到,那殺伐果斷的洪武大帝,此時在韓成這里,竟是如此模樣,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被震驚的眼珠子都從眼眶里掉下來。 韓成道:“皇帝陛下,你的思想誤區,就是一直想著要制定出來一個,亙古不變,一勞永逸的政策。 想要用一個政策,把所有的問題都給永遠解決。 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會產生各種各種的新問題。 需要用一些新的手段去解決。 政策,需要根據時事的變化,而進行變化。 需要不斷的調整,才能盡可能的讓政策貼合實際,解決問題。 而不是想著,制定出一個萬古適用的政策,讓子孫后代一直沿用這個政策。 任何的政策,都具有時效性的。 不可能一個政策,可以一直適用所有的新情況。 也是因此,在我們后世,會把政策,稱之為時政。 就拿你制定的戶籍政策來說,在如今這個時候,確實很有用。 大明初立,百廢待興,人心不穩,且還有大量的閑置土地,可以用來安置百姓。 在這等情況下,你制定的這戶籍政策,可以令人心歸附,讓社會以更快的速度恢復安定。 對于現在的大明來說,這就是非常有用的。 但是,到了后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各種事情,都有了一個很大的變化。 出現了新的情況。 用我們的話來講,就是出現了新的矛盾,那這政策,也需要隨之改動……” 韓成在這里與朱元璋東拉西扯,說著這些話。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為韓成,確實覺得老朱這種,總想制定出一套完美的,可以維持社會永遠運行下去政策的想法,過于理想化。 容易產生諸多的問題。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此韓成想要把老朱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的事情上來。 用戶籍制度的弊端等,讓老朱忘記他方才詢問自己太子朱標的事。 韓成倒也不是不想給老朱說朱標的事,主要是不想在今天給老朱說。 今天,乃是中秋佳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