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共132本,每個人22份。”
說完這句話,其他人都不由自主的張大嘴巴,李平安臉色都變了,大哥,這可是陳年積案啊,可不是什么阿貓阿狗角色的案子。
一下就22本,瘋了吧。
他聽說過這個劉宇是個破案高手,天才嘛,和常人不一樣很正常,但你不能這么不正常吧。
另外兩位同志還好,并沒有流露出多大的驚訝神色。
老鳥了,都在等待劉宇后續要怎么安排。
“所有人,先看這些卷宗,然后····聽清楚···然后自己挑一份有把握的做。”
“今天,要挑選出來,然后捋一個辦案思路給我。”
分配完后,劉宇離開了會議室,畢竟,自己還有一畝地要耕。
看著離開的劉宇,頭發略白的陳劍鋒贊許的點點頭,這小伙子還是有一套思路的,每個人的能力不同,這么多案件,具體辦理哪一件的權力,直接下發給每個人。
不錯的思路。
事情要做,手腳也要解綁。
劉宇回到自己辦公室后,也立馬閱讀起自己的那份卷宗。
這一次,他非常的仔細,精確到了每一個字眼,甚至整張紙質都仔細的觀看,還有裝訂在塑料膜里面的指紋、現場照片。
得虧有用塑膠封膜包裝,不然這些照片會遭遇嚴重的氧化。
一共五十輛摩托車。
五十個家庭地址。
有的受害人家庭已經拆遷,有的已經搬遷,也有的已經自然去世,即便是住在原地址的,有些已經推翻老屋,建成水泥房了。
所以,現場勘驗,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現在的社會發展太快了,十幾年前還沒有智能手機,互聯網也萌芽階段,十幾年后科技迭代速度指數式的暴漲。
第一步:走訪一下當時丟車的受害人。
劉宇用黑色簽字筆在紙張上寫下第一步。
整份卷宗,最多的就是現場拍攝下來的照片。
大多數都是家庭院子,或者屋子墻角,也就是摩托車停放的地方。不過,有一張照片引起了劉宇的注意。
一張照片中有摩托車,不過摩托車明顯有一處灼燒的痕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