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確定身份后,一群人沖到了作案人的家里。 發現所謂的兇手正躺在床上,罩著氧氣管,奄奄一息。 植物人! 一群人都傻了! 大眼瞪小眼,為此,房屋的主人還特別生氣,口口聲聲說著要投訴叔叔。 最終,還是在領導親自登門解釋后,這家人才放棄了投訴。 至此以后,經過矯正的指紋,在現實中作為證據,就比較難了。 只能是作為一個手段,鎖定嫌疑人,在通過訊問技巧,擊破嫌疑人的心理。 畢竟,有瑕疵的指紋,在證據上來說,是不合格的。 更多時候,指紋只是通向兇手的一條快速路。 指紋庫里,有的都是指紋,不僅有案發現場的指紋,也有平時采集的指紋。 比對指紋,看時間,也看運氣。 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交給人工智能,畢竟還沒有那么發達的技術。 自己補全的指紋,也未必是全的。 打個比方,大拇指按壓的指紋,也不是完整的,還有非常多的邊緣沒有采集到。 而補全的指紋,很有可能也僅僅是核心區域的一小塊。 所以,不但要把整個指紋和參考指紋進行對比,也要局部的特征進行對比。 這個時候,指紋上的標注點就成了重要的參考系了。 就像是一個坐標,在進行對比。 考驗指紋比對者的眼力,也考驗空間想象力思維。 劉宇也不著急,他也不指望這能夠短時間內比中。甚至有可能,指紋庫里面根本就找不到指紋。 雖然,現在指紋大面積的采集。 辦理身份證,出入境等各種場合,甚至一些你不知道的場合,都在采集你的指紋。 例如! 手機里的某些APP,機主設置了指紋解鎖或者指紋驗證。 那么指紋就自然進入了后臺系統庫里面,剩下的就······· 互聯網上,所有人都是透明的。 但這些,小地方的一臺破電腦是不會有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