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御書房內(nèi),陳晱看著手中白布上鮮艷的印鑒,良久默然無語,趙慎和蔣楊垂手立在一旁,也是低頭不語。 陳晱心中五味雜陳,自從皇宮陷落,傳國玉璽便不知所蹤,聽說高成派來在洛陽城中搜尋了一年多也無果,只得找城里一個工匠隨便刻了一個先用著。 陳晱自己也一樣,他即位之后只能刻一枚皇帝寶印自用,但多多少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對于大寧和陳晱而言,玉璽跟洛陽一樣重要,缺少其中一樣自己的正統(tǒng)性都會大打折扣。 還都洛陽之后,陳晱甚至昭告天下,聲稱不管是何人,只要能夠上交傳國玉璽,都可以封爵萬戶侯。 其實他和高成早該想到,作為攻破洛陽的第一人,傳國玉璽必然是落到了蕭錚手中,只是他一直秘而不宣,此次若不是為了贖回白巾軍戰(zhàn)俘的家眷,恐怕不知道他還要瞞住世人多久。 “兩位卿家,你們說朕該拿那八萬白巾軍余孽換回傳國玉璽嗎?” 陳晱似乎是在自言自語,又似乎是在詢問兩位臣子的意見。 趙慎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他知道傳國玉璽對于皇上的重要性,他也知道那八萬家眷對于蕭錚的重要性,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陳晱這個問題。 “一切自有陛下圣斷,臣不敢多言?!? 無奈之下,趙慎只好又打了個馬虎眼,說了一句最沒用的廢話。 陳晱倒沒有動怒,反正趙慎的油滑他又不是第一次見識到。 蔣楊卻略一思索,隨即沉聲道:“回稟陛下,臣認(rèn)為陛下可以答應(yīng)蕭錚的條件,傳國玉璽乃是國之重器,豈能假手于人,大寧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也是希望陛下可以拿回傳國玉璽的。而且陛下仁德,沒有對這些白巾軍余孽痛下殺手,但這些人也放不得,只能暫且羈押,長此以往,每日只會耗費(fèi)朝廷的糧食,既然蕭錚想要這些人,給他便是了,天下人反而會稱頌陛下的仁義。如此一來,倒不失為兩全其美的好事?!? 陳晱有些意外看了一眼蔣楊,此人的想法倒是與自己不謀而合,還給自己找了一個完美的臺階,堵住其他臣子的嘴。 蔣楊也注意到到陳晱的目光,微微一笑,隨即卻是話鋒一轉(zhuǎn)道:“不過依微臣之見,可以答應(yīng)蕭錚的條件,但是沒必要現(xiàn)在答應(yīng),畢竟現(xiàn)在是我們和蕭錚爭奪河北三州關(guān)鍵時刻,蕭錚手中原有十五萬兵馬,鄴城的薛沖還有三萬多人,若陛下再將八萬白巾軍余孽放回,那五萬白巾軍降卒必然轉(zhuǎn)而效忠蕭錚,蕭錚手中的兵力就有二十三萬之多,我們大寧兵力上明顯處于劣勢,對于我們大寧爭奪河北是大大不利呀?!? “若是陛下暫且拖著不放這八萬家眷,蕭錚還得派一部分兵另外看押這五萬白巾軍降卒,到時候他手中能夠調(diào)動的兵馬不過只有十五萬左右,我們寧軍兵力上也算與之旗鼓相當(dāng),不落下風(fēng)?!?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