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江醫生探出頭定睛一看,只見剛做完手術的男人面色陰冷地坐在角落,在他的身旁,躺著一個手指被折斷的人…… 似乎嫌棄小偷發出聲音太吵,他還用破布將小偷的嘴巴堵住。 導致小偷下巴脫臼,含著抹布涕淚橫流,褲子都被嚇濕了,那模樣,別提多凄慘了…… 男人在河里被撞得渾身是傷,雖然看不清他的長相,但那眼神,那氣場,那狠絕的手段。 別說四周的病人了,連醫生看得都心里發怵。 像沈惠惠這樣嬌嬌弱弱的小姑娘,男人估計一根手指就能把沈惠惠戳暈過去。 想到這,江醫生連忙道:“我是指……他的恢復能力太強了,要不是親眼看到他剛做完手術,我都看不出來他是個剛剛動過刀縫過針的病人,瞧起來和正常人沒什么區別,比你看起來都健康,你就別操心了。” “真的嗎?”沈惠惠有些意外。 身體這么好,真是令人羨慕啊。 “當然是真的,你與其操心他,不如多操心操心自己吧,吃完飯趕緊回去好好休息。紀醫生特意叮囑了,昨天那是緊急情況,沒辦法才讓你下水救人,現在局勢慢慢穩定下來,你趕緊吃好休息好,別把自己的身體累垮了。” 吃完飯后,江醫生立刻拉著沈惠惠回去,直到確認沈惠惠回到房間,她才放心離開。 沈惠惠坐在房間的床上,呆呆看著窗外,半點睡意也沒有。 睡了十幾個小時,她已經睡飽了,而且剛剛吃完飯,立刻躺下也睡不著。 還是下午時分,距離天黑還有好一陣,沈惠惠想了想,最終下樓朝病房走去。 …… 集中病房里。 受傷的病人不能隨意走動,躺著又無聊,就只好找人聊天玩耍,打發時間。 整個病房都熱熱鬧鬧的,只有某個角落冷冷清清,此時正坐著一個男人。 醫院病患太多,病房擁擠,大多數病人的病床只隔了一米遠。 唯獨這個男人的身邊,所有病床都和他隔了將近兩米的距離。 別說聊天了,大家連看都不太敢看他。 男人也不在意這些,一個人坐著,神色警惕冰冷地觀察著四周。 忽然,他似乎看到了什么,眼眸微動,原本漆黑暗沉的雙眼,像是照進了一束光一樣,一下子就明亮起來。 …… 沈惠惠掀開簾子,走進集中病房。 病人很多,房間內全是各種嘈雜的聲音,沈惠惠一邊往里走,一邊找尋她昨天救過的人。 這位是她昨天從河里撈出來的小弟弟; 這位大姐手上的傷口是她包扎的; 這位大爺的腿傷是她發現的…… 病房里的病人顯然也認得沈惠惠,不斷叫著“沈醫生”沖她打招呼。至于沈惠惠看起來和初中生差不多,不可能有年齡這么小的“醫生”這件事,直接被所有人都忽略了。 沈惠惠被大家叫得臉都紅了,就在這時,她忽然感覺到一道熾熱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沈惠惠當即抬起頭找尋了一下,很快就發現那個坐在角落的男人。 昨天救起他時,渾身都是污泥,后背等處的布料更是被劃爛了。 醫生救治的時候,直接用剪刀把他的衣服剪開扔掉,給他換上了從居民那兒借來的干凈衣服,當做病服先穿著。 沈惠惠沒見到他換上新衣服的模樣,不過根據發型和身形簡單判斷了一下,應該八九不離十。 昨晚還躺著昏迷不醒的人,今天竟然已經可以坐起來了。 要不是親眼看到,沈惠惠還真不敢相信。 江醫生說得對,他確實不太正常,恢復能力強到離譜。 但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能恢復得好,也是一件大喜事。 這樣想著,沈惠惠當即走上前對他道:“你好,你還記得我嗎。” 沈惠惠沒正經學過醫,不好意思自稱自己為醫生,便自我介紹道:“我叫沈惠惠,是這里的志愿者。” 男人看著沈惠惠,因為心跳太快,手指不自覺輕輕顫動。 沈惠惠正在觀察他的恢復情況,注意到這個細節,當即握住他的手腕,查看了一下他右手的傷勢。 他的右手有撞傷,胳膊處青紫一片,原本動彈不得,但只經過一晚上,現在已經可以稍稍彎曲了。 雖然對比正常的左手,還是有些腫脹無力,但按照這個趨勢,很快就能恢復正常。 再看肩膀腿部等等位置的傷口,也都以極快的速度康復著。 “恢復得好快呀,這兩天注意休息,好好養一下,等路通了之后,多買點肉蛋奶補一下身體,不到半個月,就能活蹦亂跳的了。”沈惠惠高興地說著,抬起頭,卻發現男人渾身繃緊,看了她一眼后,眼神有些閃躲地避開,似乎很緊張的樣子。 沈惠惠一愣。 男人臉上也有撞傷,青青紫紫的,看起來有些慘不忍睹,不僅看不清他原本的長相,而且很難通過他的面部表情判斷他的想法。 不過除了臉之外,此時他的耳朵也有點兒發紅。 而且隨著沈惠惠觀察的時間越久,這紅暈還有點兒往下蔓延的趨勢。 沈惠惠握了握男人的手腕,手上皮膚也是燙得不行。 她想到了什么,連忙站起來用手背摸了下男人的額頭:“好像有點燙……” 術后發燒是很常見的手術后情況,是機體的一種免疫反應,一般發熱不會超過38°,所以最好拿體溫計測一下。 低燒沒事,要是高燒的話,很可能就是術后發炎感染,需要引起重視。 她的手背碰上男人額頭的那一瞬間,男人輕輕顫了一下,連脖子都紅了,他整個人往后縮了一下,幾乎有些手足無措地避開沈惠惠的觸碰。 沈惠惠倒沒注意到這個細節,發現男人體溫偏高后,她就在尋找體溫計了。 病房內有備用的體溫計,不過現在正被人使用著。 沈惠惠見狀,剛打算離開去醫生辦公室找一下,結果還沒走開,衣擺就被人給拉住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