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教授收下嚴如霏和嚴如霆倆姐弟的時候,他并不知道這兩位是京城嚴家的人。他看中他們,是因為他們很優(yōu)秀。 嚴如霏和嚴如霆本科讀的是歷史考古系,他們除了理論知識扎實外,在大四跟隨老師外出實習期間,他們的現(xiàn)場能力也是大放異彩。 他們的老師正好是王教授的朋友,因為研究院的新項目還在準備階段,所以王教授的時間比較寬泛,應(yīng)朋友之邀,他在朋友的考古點小住了半個月。 王教授經(jīng)朋友牽線,認識了嚴如霏倆姐弟。 考古是一項很枯燥乏味的工作,嚴如霏和嚴如霆倆姐弟給人的第一眼印象是太活潑了,不像是能沉得住氣靜心考古的學生,所以王教授對他們的印象分不是很高。但他們是朋友的學生,王教授還是給予了小小的肯定。 理論知識是靠腦子記的,死記硬背的東西終究不是真材實料。王教授對于這類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一般都是見過而已,真正能讓他記住的,是現(xiàn)場的表現(xiàn)。 王教授還清楚地記得那一天,考古點又出土了新物件,但是由于損壞程度比較嚴重,哪怕是他的朋友也不敢輕易嘗試挖掘。可朋友不敢,不代表他的兩名學生不敢。 嚴如霏和嚴如霆自動請纓,王教授以為朋友會拒絕,誰知道他竟然同意了。考古隊的其他人沒有反對,王教授作為外人,也不好指手畫腳發(fā)表言論。他心想,初生牛犢不怕虎,只能看著倆姐弟戴上手套拿著工具進場。ωωw..net 當時的整個挖掘過程,用王教授的一句話形容,那就是教科書式示范過程。 倆姐弟從頭到尾沒有多余的動作,每一次下手,他們都能精準地避免對文物的二次傷害,最后他們成功挖掘出了文物,并用三天時間修復(fù)了文物。 與此同時,他們還交出了一份從挖掘到修復(fù)過程的完整說明,并且在說明的最后對文物的歷史進行了綜合分析。 這樣的一份說明,已經(jīng)不是說明,而是具有研究價值的論文。哪怕當場交稿刊登,也絕對可以被評為終稿。 王教授目睹了全過程,又看到了倆人的說明,他對倆姐弟伸出了橄欖枝。 他手上的項目不少,帶研新這種事連他的朋友都不敢想,可偏偏他當著朋友和倆姐弟的面提出了想法,這讓三人非常的震驚。 嚴如霏和嚴如霆是知道王教授的,這位在考古界赫赫有名的學者一直是他們倆姐弟努力的目標,他們真的沒想到會有一天,這位大佬看中了他們。 優(yōu)秀的人,總會被眾所周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