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七章:鮓-《舌尖上的大宋》


    第(1/3)頁

    魏老兒瘋了,或者因為他平白無故丟了十萬貫錢,他急切的想把錢撈回來,才想出了比試的主意。

      楊懷仁對魏家正店的了解,僅僅是他們的鎮店之寶——鮓。

      大宋開國初,魏家祖上只不過是一個擺攤賣些小食的攤販,之前因為北方戰亂不斷,他們家逃難到長江中游一帶,學習了當地人一種腌魚的制作方法,后來經過不斷的改進,形成了自己的招牌美食鮓。

      等北方安定下來之后,他們家才遷移回到汴梁。經過幾代人不斷更新這道菜的做法,才形成了自家的特色,成為享譽東京城的一道名味,魏家也因此發達,財富的不斷積累,讓小攤逐漸發展成名列二十四正店的魏家正店。

      烹飪技術發展到宋代,由原來各地單一發展形成地域特色,到各種地方特色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又形成了新的食物烹制技術。

      這道鮓,便是長江流域的地方特色同黃河流域制作手藝的結合,說白了就是平常百姓家里的咸魚。

      百姓把咸魚當做下飯菜來食用,蘇軾就曾經說過“江南人好做盤游飯,鮓脯膾炙,無有不埋在飯中。”

      但是咸魚和咸魚之間是有不同的,江河湖海沿岸以打漁為生的普通人家,收獲了大量魚獲之后,為了保證吃不了的魚不會腐爛浪費,便用鹽把魚腌制晾干,當做日常的菜肴或到集市上出售換取一些錢財。

      這種粗糙的制作方式只能保證多余的魚獲不會腐爛,但味道上來說,只是當咸菜吃,談不上什么美味。

      但是魏家正店能把最普通的咸魚做得好吃,自然有他們家祖傳的精致工藝。

      楊懷仁曾經吃過他們家的鮓,除了選用新鮮黃河鯉魚用鹽以外,腌制過程中他們還用了其他的香料,最明顯的一種就是加入了秈米發酵而成的紅曲,讓發酵后的鮓有了一種米香和酒香混合的獨特香味。

      楊懷仁覺得如果是他家普通出售的鮓,他有十成的信心能戰勝魏老兒,隨園后園里那一池子魚,可都是喝飽了三十年紹興陳釀女兒紅的,用些魚做原材料,做出來的成品絕對的美味。

      但是魏老兒既然敢開口拿十萬貫做賭注,肯定也是胸有成竹的,說不定他有獨門的制作方法,把鮓做成你想象不到的東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港区| 三原县| 土默特右旗| 阜阳市| 吉首市| 田东县| 三原县| 仪陇县| 洛南县| 寿阳县| 沙河市| 甘孜| 涞源县| 奉新县| 宕昌县| 台中县| 石景山区| 清丰县| 渑池县| 宕昌县| 方正县| 孟村| 宁海县| 杭州市| 喜德县| 永平县| 沂水县| 常山县| 浮梁县| 青海省| 虎林市| 甘泉县| 松桃| 七台河市| 柳林县| 巴南区| 花莲市| 阿拉善右旗| 周至县| 青田县|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