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標準-《文娛之我只是個演員》
第(1/3)頁
游乃海看著回放,手里卷成筒的劇本「啪啪啪」地猛拍著大腿,道:「天下演技一石,徐容獨占八斗。」
他說著,拍大腿的動作猛地剎住,轉過頭,瞧著杜其峰道:「哎,你說要是把「獨占」改成「毒戰」,宣傳得效果一定會引起轟動效果吧?」
杜其峰聞言,視線從監視器的屏幕上移開,轉過頭,瞧著身邊這位表情認真的合作多年的伙伴、兄弟,又悄悄掃了一眼另一側呵呵笑著的鄭釗強,一股英雄遲暮之感油然而生。
若是再年長十五歲,或者再年輕十五歲,管他徐容、張容、馬容,只要不按他的要求來,甭管演的好壞,他都不會給任何好臉色。
可是他今年五十六歲,這個年紀在導演行業算不上老,可也算不上年輕,因為不夠老,他還不能退休,也不想退休,又因為算不上年輕,他更缺乏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勇氣。
相比于徹底投身內地市場的汪晶等人,他一直覺得,自己仍有自己的堅持和追求,唯一遺憾的是逐漸委靡的香港市場,根本難以與龐大的內地相媲美。
可是他也不愿意因此徹底放棄了自己的風格,語重心長地對游乃海道:「我們拍的,不是個人傳記,乃海,你別被他影響了。」
游乃海臉上、眼中的興奮之色漸漸淡去。
「這幾個笨蛋,一眼不瞅不見就不干活。」鄭釗強罵咧咧地起了身,仿佛先前杜其峰和游乃海的對話,他一個字也沒聽到。
香港電影的沒落已成定局,也許技術、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領先內地,但是文化、價值觀念的差異,注定了香港電影的末路。
可是他鄭釗強并不想跟著這艘破船一同沉沒。
經過徐容身邊時,鄭釗強順嘴說了句:「徐老師,剛才的節奏真的好,我數了以下,四步踩點踩的真準。」
徐容呵呵笑著,道:「鄭老師太客氣啦,都是運氣好,碰巧啦碰巧啦。」
「哈哈,徐老師實在太謙虛啦。」
旁邊的孫洪雷聽著鄭釗強的稱贊,根本沒明白怎么回事,什么四步,哪四步?
鄭釗強瞅著他疑惑的表情,笑著解釋道:「剛才徐老師一共走了四步,每一步都改變了你的行動、表情。」
孫洪雷仔細思索了一會兒,拍攝時身處其中,他并沒有觀察的那么仔細,只是本能的覺得自己的行動幾乎完全被徐容牽著走,經鄭釗強提醒,對于徐容的節奏感,他此時才有了直觀的感受。
他在追求控制。
孫洪雷有點意外,可是又不太意外,因為昨天,他已經領略過徐容對于表演的理解,問道:「你,平時有什么特殊的鍛煉方法嗎?」
徐容搖了搖頭,道:「其實我的節奏也很一般,沒鄭老師說的那么玄乎。」
「.」
徐容并沒有任何吹噓或者刻意賣弄的成分,三節奏理論只是人藝內部關于節奏的理論之一,因為節奏不像聲臺形表那么直觀可以讓人聽到、看到,甚至不為人注意,因此也就缺乏系統的理論,就像院里也有一部分人認為表演應該是雙節奏。
他說的確實是實話,自己的節奏真的很一般。
近段時間,他漸漸生出一種隱隱約約的感觸,自身的閱歷、技巧,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天賦的展現。
他能夠清晰的感受到自身的天賦,尤其是節奏方面的天賦,在系統提升為「s」后,已經達到了一種離譜的地步,因為他能夠極為輕松地察覺自己的節奏、戲的節奏、同演者的節奏,并施加一定的影響和控制,另外一方面,過去拍戲期間遇到的那些節奏特別好的老師,此時再回頭看,才發現其實也就那么回事。.
但其他方面的天賦、技術的欠缺,卻限制
了節奏「影響和控制」的效果,很多時候,他明明感覺可以做的更好,但是因為自身的閱歷、技術等等各方面的限制,卻總是難以達到預想的效果。
唯一一場似乎沒有限制的戲,應當是《家》的首演。
這也是他一直對那場戲念念不忘的原因,如今想來,當時的情況,應當是混雜了多重巧合,而在這些巧合的共同作用下,達成了長達兩個小時之久的從業以來的最巔峰的表演狀態。
當然,強大的節奏天賦從某種程度上也彌補的自身聲、臺、形、表方面的相對不足和短板,當然,這些短板和不足,也是相對而言,對比李雪建、陳保國是短板,可是于于絕大多數同行,他自認為的短板,恐怕是他人難以企及的長處。
片場悄無聲息的氛圍變化,一切未曾瞞過制片主任王暉的眼睛,此時,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劇組加快進度拍攝,然后迅速轉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结县|
海阳市|
麟游县|
彰化市|
十堰市|
洛浦县|
乌兰浩特市|
鄂伦春自治旗|
博乐市|
文水县|
涟源市|
区。|
巩留县|
山东|
黎城县|
新化县|
荆门市|
嘉黎县|
台山市|
南溪县|
孝昌县|
宁乡县|
博罗县|
诏安县|
潜山县|
灌云县|
朔州市|
遂溪县|
句容市|
吉隆县|
五莲县|
日土县|
延津县|
揭阳市|
福清市|
元江|
平果县|
溧阳市|
邛崃市|
静乐县|
招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