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dāng)即有進士說道:“天道遠(yuǎn),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朱拓說道:“本王雖然不明白天道是什么,但是本王卻能察覺到天道的軌跡。” “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說,天道的軌跡就是……一切事物都是處于運動過程中的,唯一不變的,就是運動本身。” 眾人一臉懵逼,不解的看著朱拓。 朱拓傲然道:“經(jīng)過本王仔細(xì)研究,從古至今,王朝的壽命都只有三四百年,大家想想是因為什么?” 眾人還是處于懵逼狀態(tài)中。 朱拓只好自問自答道:“就是因為每一種制度的設(shè)定,都會有歷史局限性,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說,周朝的分封制,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拉攏大族,可最終反噬其身。” “大唐的節(jié)度使制度,本意是讓節(jié)度使牧守一邊,可最終節(jié)度使權(quán)力過大,導(dǎo)致反叛。而大宋得位不正,為了防止武將作亂,便重文抑武,導(dǎo)致被遼、金、蒙古壓著打。” 眾人有點回過來味了,肅王殿下這個觀點很新奇,從來沒聽說過。 劉三吾也驚詫的看著朱拓,他本以為,朱拓會講一講剛才的知識呢,可誰也沒想到,肅王竟然講起來天道,講的還煞有其事的。 雖然聽不太懂,但是感覺還挺厲害。 朱拓還在胡咧咧:“所以說,要懂得與時俱進,要解放思想。就像有一只青蛙,蹲在井底,他所看到的天道就只有井口那么大,直到有一天,一只老鷹將它抓跑了,他才知道,原來外面的天地這么廣闊。”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人不能坐井觀天,而是要積極的探索天道規(guī)律。這天道的運數(shù),也就是歷朝歷代的興亡根本。” 眾人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中,肅王殿下講的知識,怎么亂七八糟的。 他們只是一個小小儒生,張口天道,閉口天道的,他們有這么牛逼嗎? 朱拓繼續(xù)說道:“本王不是瞎扯淡,而是從眾多蛛絲馬跡中,分析出來的天數(shù)。而本王在察覺到天數(shù)后,才創(chuàng)立了科學(xué)門!” “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