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解縉聽得目瞪口呆,沉默了良久,詢問道:“所以大王就應(yīng)了他們的要求,解開對商賈的種種限制?” “是啊,本王心善,見不得他們吃苦受累。” 解縉大驚:“可這樣一來,他們就會大量掠奪財富的!他們會大肆壟斷,會欺壓百姓,會販賣土地、販賣私鹽……就像是一群蟲子,把大明……” “呵呵,腐儒之見!”姚廣孝打斷了解縉的話,然后扭頭看向朱拓,詢問道:“大王是打算規(guī)范商賈的行為?給他們重新設(shè)定條條框框?” “哈哈,大概就是這樣吧。” 朱拓皺眉解釋道:“父皇剛登基時,大明窮困,百姓民不聊生,根本吃不起飯。所以父皇輕徭薄賦,鼓勵耕種,打擊民間的商賈,主要是為了把人力物力都投入到農(nóng)耕上,增加糧食的產(chǎn)量。” “現(xiàn)在情況和當(dāng)初不同了,百姓們能吃飽飯了,商賈的禁令也可以放松一些。在蘇杭等地,瓷器價格便宜,甚至賣不出去,可到了隴西,瓷器就成了緊俏物,供不應(yīng)求……總而言之,鼓勵經(jīng)商,也是為了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大王才要解除那些禁令。” “嗯,給商賈們一些好處,才好辦事。” 姚廣孝瞇著三角眼,又道:“大王,貧僧覺得,商賈也是一股不小的助力。雖然勢小,但卻能為大王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力,若是大王……” “妖僧,你想干什么?!”解縉立馬打斷道。 “腐儒,你管得著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