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嗯,所以大王來蘇州府,就是為了辦這件事對嗎?” “不光是這件事。” “啊?” 朱拓掰著手指頭算道:“還有,本王想統一稅賦的方式,百姓納稅時,有的繳納絲綢、有的繳納茶器、有的提供珍奇古玩……所收取的稅賦太雜太亂,所以本王想推行一條鞭法。” “什么是一條鞭法?”姚廣孝不解的問道。 朱拓便解釋了一番。 姚廣孝倒吸了一口涼氣。 “還有嗎?” “哦,地方官征收錢稅時,會以耗損為由,多征錢銀。比如說,朝廷定的十兩銀子標準,到了下面就變成了二十兩……所以要用火耗歸公的法子,所謂火耗歸公,就是……” 朱拓不斷比劃著,滔滔不絕的說了一通,又讓姚廣孝倒吸一口涼氣。 沉默了良久,再度問道:“大王,還有嗎?您還想辦成什么事?” “還有在太湖地區建造海船,要建造數百艘海船,開辟海上絲綢之路,增強與西方國家的往來,把咱們大明的東西賣出去,賺那些蠻夷的金銀!” 姚廣孝已經記不清吸了幾口涼氣了,聽著肅王的宏大志向,心中已經震驚的麻木了,要不是跟隨朱拓的時間久了,姚廣孝還以為朱拓瞎吹牛逼呢。 “大王,還有嗎?” “嗯,還有,不瞞你說,本王還想給長江改個道,治理治理中下游的水患問題……” 姚廣孝不敢置信的抬起頭,呆呆的看著朱拓,難道肅王殿下不知道改道是多么復雜的事情嗎?尤其是像長江這種水系,要是征發十萬民夫挖河道,恐怕用不了多久,蘇杭就有人揭竿起義了! “大王,您說的這些事情,心中可有方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