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胡說,本王和他們談論過,他們一個個都是愛國愛民的好人啊,你怎么能詆毀他們呢?怎么能離間我們之間的關系呢?” 陶樂智嘆口氣,這位要是登基稱了帝,何愁大明不亡國啊? “殿下,那些人是在蒙騙您啊!您可不要因為他們奉承的話,就輕易的相信他們啊!” “難道在你眼里,本王就這么容易被人蠱惑嗎?”朱拓一揮袖子,叫道:“本王慧眼如炬,是不是好人,本王一眼就能看出來,至于你提醒嗎?” 陶樂智搖了搖頭,好嘛,肅王的缺點又多了一條。 剛愎自用! 最后他無奈的說道:“大王,蘇杭一帶稱得上是大明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做什么事都要以穩為主,您如此大動干戈的放開商賈的限制,可曾想過沒有,萬一造成動蕩怎么辦?” “那就鎮壓啊,有什么好怕的?”朱拓非常光棍的說道。 陶樂智徹底無語了,唉聲嘆氣道:“殿下啊,難道就因為你收了商賈的好處,就放棄國本了嗎?” “這算什么國本?”朱拓絲毫不在意,冷聲說道:“大丈夫在世,就是要想別人不敢想,做別人不敢做,整天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有什么用?能做成什么事?還不如先把事情做了,如果錯了,那就改回來!” “但是……但是……”陶樂智說了幾個但是,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只得辭別肅王離開。 呂青在一旁擔心的說道:“大王,陶大人老成持重,為人正直,他的擔心不無道理。” 朱拓擺擺手,傲然道:“有什么好擔心的,現在商賈勢力小,沒有形成氣候,得趕緊把他們規范起來,讓他們服從朝廷的命令,不然等以后就麻煩了!” “嗯。” 蘇州府距離應天城很近,快馬三日便能趕到,當朱元璋收到這份奏章后,便叫來了六部尚書一同議事,而六部尚書得知此事后,齊齊露出了震驚臉。 肅王還真是個不安分的主啊,讓他去全國各地巡視民情,可他到了蘇杭的地界,就賴著不走了,還想放開對商人的限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