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接下來的幾日,楊榮果真更勤快了,無論是丫鬟還是仆人的活,他都搶著干,而且在干活的時候還認真思索。 如何干的更快,干的更好。 這下肅王府的下人們都驚呆了,這年頭的文人都如此輕賤嗎? 這一日,呂青急匆匆的沖了進來,拿著信,慌忙的看向坐在椅子上喝茶的朱拓:“大王,不好了,咱們嶺南造反了!” “噗!” 朱拓噗嗤一聲,茶水全噴到呂青臉上了,愣愣的問道:“沒有本王指揮,他們造哪門子反呢?” “啊?” “不對,他們怎么如此大膽?”朱拓一拍桌子怒罵道。 “大王,您看,這是嶺南的信件。” 朱拓拆開信仔細看了起來,這才了解到事情的原委,不由的哈哈笑道:“呂青,你看到沒,咱們嶺南的將士對本王忠心耿耿啊,得知本王有難,竟然想清君側。” 呂青臉黑了黑,提醒道:“大王,您不該勸阻他們嗎?” “哦,說的也是啊。”朱拓點點頭:“拿筆墨來,本王修書一封。” 朱拓在紙上寫了幾句,就讓呂青交給士卒,快馬加鞭送到嶺南那邊去了。 士子梁駐扎在嶺南邊界,神色肅穆,時刻保持著警惕狀態。大王生死未卜,很難說朝廷會不會對他們嶺南下手。 為了大王的安危,他們嶺南要主動出擊。 他們已經聯絡了幾十個土司,那些土司答應出人出糧。 士子梁計算了好幾天,終于計算了出來,在嶺南最多能征召十幾萬部隊,如果全力攻打大明,一路順利的打到應天府,估計得半年左右。 但是如果大明反應過來,從四方圍剿,他們嶺南這些將士必死無疑。 盡王事矣,雖死無憾! 士子梁臉上閃過一絲苦澀,就在這個時候,有斥候急匆匆的沖到了他的面前,將手中的信件遞給了他。 “這是大王之令!” 將士們即刻圍在了士子梁身邊,一同看了過來。 “給本王滾回嶺南,本王無礙,如今在國子監求學!” 書信上只有這三句話,眾人看了,紛紛高呼起來。 “是大王,是大王沒錯了!這字,這語氣,大王沒死,大王沒死!” 士子梁激動地流下了淚,反反復復看了好幾遍,擦了擦眼睛,喃喃道:“大王這吹牛逼的語氣一如既往啊,竟然說是在國子監求學……國子監的門檻什么時候這么低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