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徐愛卿啊,你瞧這個煤炭,是不是比木炭強多了?”朱元璋對著下方的徐達說道。 徐達瞧著那火盆中燃燒的煤炭,瞧了好一會兒,才發現這煤炭燃燒產生的氣體無色無味,甚至這煤還很耐燒,這都半個多時辰了,那煤炭才燃燒了一小半。 徐達疑惑的問道:“陛下,這煤……為何與尋常的煤炭不同?” “哈哈,此乃水洗煤!”朱元璋高興地說道:“這是用那些劣質煤做成的,只用簡單的步驟,就能將里面的雜質洗干凈,燃燒起來對人無害。” “這么神奇?”徐達不禁多看了幾眼。 “這是朱拓剛才送來了,這水洗煤啊,也是他研究出來的。” 聞言,徐達臉上帶著笑容:“肅王殿下大才啊,竟然能研究出來這煤炭。有了這些煤炭,城外那些災民有救了。” “是啊,朕這些天一想起那城外的災民,心口就隱隱作痛。幸好上天垂青,所以才給大明送來了這水洗煤。”朱元璋不由的說道。 徐達笑著道:“這可是肅王殿下的功勞,陛下,就是這煤炭,一天可產多少斤?” 朱元璋想起剛才朱拓的話,說道:“咱們應天府附近有個青龍山,青龍山是個露天煤礦,所以發掘也容易,只要人手充足,維持一天十萬斤產量不成問題。” 十萬斤煤炭,足足維持應天府百姓的日常消耗。 徐達道:“陛下,既然需要人手……那城外的災民能派上用場了,他們現在饑寒交迫,已陷入絕境,單憑應天府的賑災,于是無補。所以,咱們招募他們,讓他們去挖煤,同時給予他們錢財。” “這個就叫做以工代賑!”朱元璋臉上露出喜意,說道:“徐愛卿啊,你說朱拓這小子,心里面的鬼點子怎么這么多?這水洗煤也能讓他想出來。” 徐達連忙道:“這主要是肅王殿下聰慧。” “哼。”朱元璋一揮袖子,嘆氣道:“但是這小子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好好讀書,朕把他送到國子監多少天了,可他倒好,氣瘋了方孝孺,還收了個徒弟,把國子監搞得烏煙瘴氣的。” 徐達勸道:“這件事老臣也聽說了,據老臣所知道的情況,是那方孝孺辯論不過肅王殿下,所以才瘋了。由此可見,肅王殿下的學識非同一般。” “也就是你才這樣認為!”朱元璋氣呼呼的說道。 “本王的聰明才智獨一檔!”一回到府上,朱拓咧嘴大笑道:“呂青啊,你不知道,父皇一見到那煤炭啊,眼睛都直了,然后把本王驚為天人!” 呂青早就見怪不怪,隨口附和了兩句,瞧著朱拓身邊那人,問道:“大王,你怎么領回來一個太監呢?” “哦哦,本王見他聰明,就把他領回家了。” 朱拓扭過頭,拍了拍三寶太監的肩膀,笑道:“以后啊,你別在肅王府當下人了,本王給你找一些海國志之類的書籍,你好好研究下海。” “多謝大王。”三寶太監激動地說道。 “不必客氣!”朱拓撫摸著下巴,不由的問道:“三寶,三寶……你這個名字有點不上檔次,要不本王給你改個名字吧?” 三寶太監愣了,剛才在宮中時,肅王殿下不是還說,自己這名字非常優秀嗎? 甚至一聽到自己名字,就要和自己結拜。 可這才過了多長時間,肅王殿下就要給自己改名字。 但是三寶太監也不敢多說什么,只能說道:“但憑肅王殿下做主。” “好!”朱拓拍著手,大聲道:“本王瞧你長得英氣逼人,人又聰明機智,要不你以后啊,就改名叫鄭和吧,怎么樣,這名字好聽不?!” “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