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像“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并不是說吃飯時不能說話。本意是不能一邊咀嚼,一邊說話,這樣很不禮貌。 相反,在用飯時全家交流說話,這也是其樂融融的傳統。 朱元璋吃著飯,開始回憶起了當年當放牛娃的日子,在朱元璋的描述下,小時候過的日子真是太苦了,吃不飽,穿不暖,還受地主老財的欺負。 聞言,許多有眼力見的皇子紛紛應承,夸贊朱元璋如今的地位。 朱拓沒心思說話,就一門心思吃肉、吃魚、啃豬蹄,除了時而跟左手側的朱棣低聲聊幾句外,并沒有摻和到朱元璋的話語中。 筵席進行到一半,氣氛正酣,內侍忍不住提議道:“陛下,如今正是臘月,外面大雪紛飛,這屋內的皇子們一個個也是才識非凡,要不您提個字,讓他們作詩如何?” “好主意!”朱元璋聞言,笑著道:“既然如此,朕就提個“雪”字吧,你們誰要是作的詩好,朕就賞你們個小玩意。” 說著,朱元璋把腰間的玉佩摘了下來,權當添作彩頭。 雖然只是活躍氣氛的小游戲,但是,眾多皇子對此頗有興致。 這玉佩可能價值不高,但是是從朱元璋身上討來的,對于這些皇子而言,能討到朱元璋的歡心,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于是,一時間,他們不禁都低頭思索起來。 全場只有朱拓自顧自的吃著肉,甚至為了方便,朱拓把特意把肉端到自己面前,大快朵頤起來,與其他皇子都格格不入。 沒過一會兒,以文采見長的朱柏便作好了一首詩,大聲念了出來,引得全場稱贊。 緊接著,又有兩個人作了詩詞,但是并不是很好,可能身為放牛娃的后代,血液里有點墨水,但是并不多,所以作出來的詩也就一般般。 這兩個人作完后,皇太孫朱允炆站起身,掃視全場開了口。 應天城東西,長作經時別。 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 朱允炆這首詩還算不錯,畢竟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作出來,而且還相當押韻,不愧是跟著幾位大儒學習的。 在眾皇子的叫好聲中,四皇子朱棣也念出了一首詩,可能是因為久經沙場的緣故,朱棣寫的詩有種兵戈相向的氣魄。 天山三月雪花飛,將士疾馳馬如飛。 突騎全憑白馬將,彎弓已斃射戎賊。 “不錯,不錯。”朱元璋笑呵呵的,瞧見朱拓在一旁自顧自的吃東西,甚至連作詩的興趣都沒有,他不免又好氣又好笑。 “朱拓啊,你為什么不作詩呢?” 朱元璋開口詢問道。 此言一出,殿中許多皇子下意識的望向了朱拓。 今日,父皇的關注點,大多在十八皇子朱拓身上啊,一場宴席,已經點了他兩次名了。 這意味著什么? “十八弟,你也試試吧……就算作的不好也沒關系,父皇不會責怪你的。”朱棣用眼神示意著右手邊的朱拓,不過他知道朱拓不愛讀書,讓他作詩有些為難他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