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陜甘寧和晉地陷入一片歡騰的時候,朱拓寫的大捷奏章,也通過八百里加急,被送到了應天城。 這些天來,晉地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動不動來一個八百里加急,路上的馬都累死了好幾匹。 往常,通政司衙門冷冷清清,幾個月也遇不到一個加急信件,可是自從肅王殿下去了晉地后,十來天就會遇到一個信件。 肅王殿下就算是去了晉地,也不讓人消停啊。 正因為有送信收信的這般職責,所以通政司距離皇宮非常近,只有兩三百步的距離,這樣可以盡快把各地的加急奏章呈給皇帝。 所以,衙門里的官員都是見多識廣之輩,平日里也喜歡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談談人生和理想。 這一天,通政司的兩個七品知事坐在前堂收發各地奏章,開始閑聊大明近段時間發生的各種事情。 其中,朱拓率軍北伐這件事,是最令人矚目的。 其中一個叫做徐謙的官員,躺在椅子上百無聊賴,說道:“何達,你說肅王朱拓前些日子,一舉端掉了蒙古韃子的老巢,這件事是不是真的?” “誰知道呢?不過肅王的話嘛,信一半就不錯了。” 這位叫何達的官員,信誓旦旦的說道:“我估計啊,肅王殿下率領大軍在草原深處轉悠了一圈,順手滅了幾個小部落,然后便大肆吹捧。” “說的有些道理。”徐謙點點頭,又皺眉道:“不過之前的那封奏章說的有板有眼,難道還能有假?” 何達得意的一笑,開始分析道:“你啊,就是太年輕了。正所謂捷報、捷報,不夸大其詞還能稱之為捷報嗎?咱們大明的老傳統了,有什么好奇怪的?” 徐謙還是搖頭,說道:“我看不像是假的啊!” 何達面帶不屑道:“你說說,肅王殿下有這個本事嗎?他搞出來那個勞什子科學,簡直就是在玷污圣人之學,現在他還去統兵打仗,你看他像是那種文武雙全的人嗎?” 聽到這般說法,徐謙臉色一變,連忙左右看了看,見到周圍沒人才稍稍松了一口氣,然后提醒道:“何大人啊,慎言啊,那肅王可是皇子,不是咱們能討論的。” 聽到徐謙的勸告,何達冷哼一聲,繼續嘴硬。 “你怕他,我可不怕他!他玷污我儒學經典,我罵他幾句怎么了?別說我現在罵他,就算我到了陛下那里,也照罵不誤!這叫做什么?文人風骨,懂嗎?” 朱拓由于搞出了科學這玩意,所以名聲在儒學圈很低,基本上是低到塵埃的那種。 第(1/3)頁